假性亲密关系可能对很多人来说的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那么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呢?“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书的作者们解释到,假性亲密关系是一个由两个或者多个人,共同建立和维系的一个心理防御系统,以此来避免与人亲近产生的焦虑,特别是让别人了解和知道我们真正想法的那种焦虑。
假性亲密关系发生在意识之外,在有效地帮助他们避免焦虑,亲密,和情感投入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之间令人满足的关系的发展。
假性亲密关系的双方通常扮演着要么表演者,要么观众的角色。表演的一方总试图去照顾观看的一方,而观看的一方总是踌躇不前,让表演的一方拯救或者帮助他。通过这样做,观看的一方也通过给予表演的一方避免焦虑的机会——让他总是做那些无用的事情,来照顾表演的一方。虽然这样能避免焦虑,但是也导致了双方之间疏远和回避的周期循环。
假性亲密关系不止出现在恋人之间,同时也可能出现在同事,朋友或者家人之间。
简而言之,假性亲密关系双方都认为去爱,去付出会让人变得脆弱,去变得亲密会把自己暴露在人群中,从而害怕因此受到伤害,而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双方建立了这种主动心理防御系统。
假性亲密关系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家们认为,假性亲密关系产生源于幼年时期的伤心经历,即其看护者无法满足其基本的安全需求。例如,父母总是跟孩子说,“不要要求任何东西”,或者潜意识灌输孩子,想要获得支持与关心,会遭到反对,辱骂或者是排斥。而这样孩子会认为表达完自己的需求,会被抛弃。而因为害怕被抛弃,就会拒绝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久而久之,从儿童时期开始,这种导致假性亲密关系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其心理功能中变得根深蒂固起来,而大脑会开发出新的方式来适应这种机制,最终完全改变其大脑网络。这些内在固定的变化,让我们在不建立假性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无法与人建立联系。偏离刻板的人际关系模式,会引发让人无法承受的焦虑,这趋势双方只能通过假性亲密关系来保护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陷入到一种“感情僵局”中,特别是处于爱情关系中,双方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最初是因为这样不变的行为模式让他们感到安全,而最终双方一直呆在这种僵局中,是因为这变成他们能承受的所有了。双方共同达成的协议,为双方表达真实的自己设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屏障。
如何改善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的本质是“看顾”。亲密关系和假性亲密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它们都是为另一方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关心,安全感和尊重,但是本质上是为了不同的目的。真正的亲密关系是为了让人更加亲近和亲密,而假性亲密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控制,减少伤害。“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一书的作者们对如何摆脱假性亲密关系,提出了“DREAM”疗法。
1. 发现(Discovery)
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即我们在亲密关系建立中所持的态度类型,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也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了解依恋风格可以帮助你了解,感情上的缺陷,以及你需要改变什么来改善与别人的亲密关系。
这通常意味着你一直捍卫的焦虑,已经冲破你意识的枷锁,让你无法再忽视它。
2. 修复(Repair)【互动式的】
接受不安全的依恋风格,是由于将自己和他人隔绝产生的。这让我们能够去与他人一起合作,共同修复关系中的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修复亲密关系,需要另一个人参与进来。
3. 许可(Empowerment)
这来源于自己对这段关系中,做出的贡献,哪些实现了,哪些没实现的真实评估。从而让我们决定是否将这些性格和策略放在一边。
4. 替换(Alternative)
即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
这主要是关于对推动我们行为的理由的无条件接受,以及接受真实的自己和另一半,然后许诺去发展一段更加诚实,开放和安全的关系。
5. 相互关系(Mutuality)
就是通过学着去无条件的接受和付出,与另一半分享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过程。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需要分享的吗?
评论区已经摆好小板凳等着你咯!
Reference:
1. Mark B. Borg, Jr., Ph.D, Grant H. Brenner, MD, and Daniel Berry, RN, MHA. (2015). Why Are You Usually Involved In An Irrelationship? Howdoidate.
2. Psychalive. What is Your Attachment Style?
3. Dr. Mark Borg, Daniel Berry, RN and Dr. Grant Brenner. (the Irrelationship Group). (2014). 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
4. The Irrelationship Group. (2014) Is Your Relationship Real?
5. The Irrelationship Group. (2014) A New Understanding of Compassionate Empathy
6. The Irrelationship Group. (2014) Using the DREAM Sequence to Achieve Relationship Sanity
7. The Irrelationship Group. (2014) Brainlock 101: How We Can't Help Becoming Stuck
作者/小刃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