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躲不开、逃不掉的四种时代病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70901
主讲老师:夏子城
整理人:宋南南
校对人:芮妈
编辑人:毛豆妈妈
课程内容:
今天讲一讲关于教育的话题,今天讲的教育是跟我们的现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整个的养育环境都有关系的内容。
真实案例:
丽水,一个中下层家庭的14岁孩子,沉迷于玩游戏找别人代练,一个月花费37700元,卡里只余1毛钱,花光了父母辛苦打工存下的全部积蓄。从这件事中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中的各种问题。
时代病之一:
沉溺“王者荣耀”——让孩子更自由(无底线的自由)。
第一种就是通过玩网游长大的孩子,在这种虚拟空间里进行沟通的孩子。在整个青少年群体当中,因为玩游戏造成一些严重的问题是越来越高,所以青少年的教育跟我们的学前教育一样重要一样棘手。玩游戏的过程当中,我们大脑当中体会的更多的是一种愉悦的感觉,放松的感觉,兴奋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大脑天生的一种奖励机制,大脑是有奖励机制的,比如说他喜欢看的喜欢做的,那么大脑就愿意去往这个方向去做,他就很兴奋,很开心就是大脑自动的,天生的一种奖励机制。玩游戏对我们孩子的第一个影响是,频繁的破坏规家庭规则包括学校规则的这个底线。第二影响是,增加父母的约束难度,我们很多父母是不会管教孩子的,不是说你打了骂了唠叨了,这孩子就好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教育就没苦恼了,那我们就严加管教体罚就可以了。但是体罚的孩子,有很多问题,比如说他会逃避他会撒谎,他会变得很自卑,很胆小或者没有主见,也就是说他自我价值感特别低,或者是以暴制暴,这些都是通过体罚造成的危害。玩游戏,还会增加孩子缺乏对于自己的自控力。一个人在未来能不能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与自控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手机游戏已经成为我们全民的鸦片了,他不仅伤害到你的家庭,伤害夫妻感情,还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伤害一些中下层的人群。
时代病之二:
习惯“微信聊天”——让孩子更自我。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习惯用微信沟通。尤其是像我们这把年纪的人,还有六十多岁的人都在用手机用微信沟通。像这个三十岁以上的人呢,进行微信沟通,没啥问题。因为我们都是经过这个没有微信的时代的面对面的沟通,我们平常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啊,就是有这个丰富的经历。因为人和人沟通有个最大的特点,它能够看到人的表情,看到人的神态和肢体动作。在人和人沟通的过程当中,大家记住一个规律没有微信的时代,咱面对面的沟通,表情占整个沟通的百分之五十五,包括表情神态,肢体动作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五的信息的传递量,声调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七,语词占到百分之八,所以当我们用微信沟通的时候,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发文字有点苍白,所以会用语音说就行。但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如果大量的时间沉迷于微信的这种不见面的沟通就会让孩子缺乏面对面沟通的经验,这种经验的缺乏就会造成孩子基本的沟通能力的不足。在微信聊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多人任性啊,我不开心了,我就可以出口伤人一言不合就伤人,一言不合就开怼。在微信上大量的沟通行为,导致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去观察对方的表情、神态、语调,只是从单纯的文字来表达,长大以后不善于面对面沟通,而面对面沟通才是人际关系当中的常态。如果想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一定要从小克服这些问题,在家庭教育当中就要多鼓励孩子去看书。读书越多,深度思维锻炼的机会越多,心智就越成熟,考虑问题就越全面。少玩游戏,少用微信从我们自身做起,就能够弥补在这个时代当中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时代病之三:
家庭功能紊乱“四二一”——让孩子更自恋。
现在很多的小年轻父母都是“421”家庭养育出来的。那么首先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当中,家庭是一个系统,一个幸福家庭系统当中,如果如果爸爸妈妈之间的夫妻感情不好。夫妻的亲密关系不好,那么对我们孩子影响是最大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他们是三个人是一个倒三角的关系就是那个三角形那个尖在下面,上面两个角儿是爸爸和妈妈,如果说爸爸妈妈,不能够直接养育或者教育孩子的话,爷爷奶奶,那一定会直接参与到养育和教育当中,那么这个家庭功能它就是紊乱的,在家庭功能当中,一定是爸爸妈妈是直接负责人,如果爷爷奶奶替代了父母的功能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功能就是紊乱的,它就是虚的啊,比如说包办过多呀,比如说替代过多呀,边界不清,那么经常就会在孩子身上出问题。
时代病之四:
经济发达“父母众望”——让孩子更“自卑”。
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是急剧的上升,因为经济越发达,竞争越激烈。经济越发达,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越高,我们的孩子,在这种重压下,他压抑紧张,恐惧挫折。他没有地方去释放,我们孩子也是人,他也有倾诉排泄的一种本能和渴望,于是他就在游戏当中找这种价值感、成就感、存在感,所以大家看到很多孩子喜欢玩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得到了释放的发泄,得到了解放,那么很多孩子就变成了键盘侠,我们把它叫键盘侠很开心,所以你会发现那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出不来跟我们从小对他的教育过于严厉过于的强势和过于的压制有直接关系。我们也要知道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尽可能在家庭的教育环境当中,在早期的家庭的教育过程当中要尽可能的去毁灭屏蔽,或者说及早的培养一些好的行为来去建立防御这些问题啊,更多地是防止问题,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了,我们才着急,不要孩子沉迷游戏了,我们再采取想办法去矫正。当然,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值也不能太高,也不能说一味的让孩子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再考试一定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上人,头悬梁锥刺骨。不要用这种传统文化的东西,来去特别强烈的强迫和要求孩子,那样的话孩子会压抑自己会紧张、会恐惧、会焦虑,那么他反过来会把这种内在的能量释放到游戏上,目前中国心理方面的疾病现状是:有百分之十四的孩子存在心理行为障碍问题,百分之二十四的孩子存在社会适应障碍问题的。这些孩子都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边缘性人格的孩子越多,社会在进步,生活速度变快,社会压力越大,抑郁症已经成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行感冒。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够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用分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杜绝这些问题,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真正的自由自在的成长,才能够避免这些时代病。要不然长大后这些时代病出现的时候爸爸妈妈是逃不掉的。
养育孩子要有方向、要有战略,是我们每一个父母最起码应该做好的基本工作,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次挑战。
20170901-躲不开、逃不掉的四种时代病(课程直达 点击立即学习)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认真细致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