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想变得更好的动机,可就是找不到开关,或者刚开动就停下了,很多人在欲行又止的思想斗争中过完了这一生。
你肯定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想每天早起,可是起不来”,或者“我已经减肥很多次了,每次都坚持不下去”,人是最懂享受的,并且会为自己的现状作出各种各样的解释,虽然内心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健康,时不时蹦出戒烟的念想,但当计划失败的时候,就会用大量又抽烟又长寿的个案(比如张学良)搬出来安慰自己,越是努力调节内心认知的矛盾,戒烟的成功率就越低。几乎所有人都会存在一个想达到却遥遥无期的目标,比如背诵英语单词、学习编程语言、每年看100本书、拥有马甲线(人鱼线)、甚至是早睡早起……然后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意志力不足、没有毅力。
但是翻阅有关人对自身行为约束的书籍后,会发现意志力(或说毅力)只是众多影响因子中的一个而已,能对人的执行力起到作用的因素还有社会化因子、环境因子、身体状态、习惯因子等等。
比如说你想六点早起跑步,第二天六点闹铃响的时候,你纠结了3秒钟就把它关了继续睡,但如果你暗恋的邻家姑娘有晨跑的习惯,一天之中你只有这个机会能跟她搭讪,掀开被子起床从来没有如此容易,如果你搭讪成功后,她约你以后每天都一起锻炼,你哪还用得着靠意志力。
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情绪状态能让人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而有些认知工作并非靠意志力来支撑,“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并忘掉时间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的状态”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神往的「最优体验」,画家能全身心地创作,音乐家能排除一切干扰地弹奏并作曲,在这种状态下意志力是不参与的,大众所认可的「工匠精神」其实也暗含了这种极致地专注,反过来看,这就是我们认可的理由。
但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行动都靠这些影响因素来支撑是很难的,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不具备普适性,也就是说我隔壁可能没有这样一位令我痴醉的女孩,或者也没有其他的社群性的力量来鼓励我行动,我对GRE单词深恶痛绝,完全不可能进入「心流」状态。所以回归到最初的动机,依旧需要通过令自己不舒适的方式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整个过程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
我们需要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行动法则,对于这些在舒适圈以外的事,通常始于意志力,也终于意志力的枯竭,能让人长久持续下去的,其实是习惯。
承认意志力是有限的精神资源这一事实
人们经常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成就一番伟业的人都是有源源不断意志力的人,他们的毅力是无限的。我们只知道科比对自己的训练非常苛刻,我们做不到这样残忍对待自己,湖人队医认为科比对疼痛的耐受阈值要高于常人,因此他在三根手指受伤(也许是骨折)的情况下还能依旧上场,当我们把一切功勋授予意志力的时候,可能忽略了科比自始至终对篮球的热爱,对胜利的渴望,想想他有多不喜欢第二,所以我们也就屏蔽了「心流」、「信仰」对他行动的支配力。
尽管《自控力》说明了可以通过综合性的训练提升意志力,美国科学家也证明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在大脑前额皮质,但也证明了这玩意是有限的,你既能提升它,也能耗尽它。
目标感是第一要义
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行动中的变异,对目标的估值可以让挑战心理抵抗负面压力并日复一日的采取行动。
去年全国井喷了数十个读书会,数百个有关读书的媒体,以及数千万拥趸者,一时间所有人都热爱学习、热爱阅读了,每个人都喊着小目标,譬如“一年要看50本书”,然后头脑热了一阵之后发现不行,又把自己复位了。为什么会无法坚持呢,其实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没有目标感,他只是喊出了一句口号,但为什么要看50本书,他没想过,看哪几类书,他也没想过,看完50本书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他还是没想过,都不知道为什么要看,怎么可能坚持。李笑来老师认为阅读这件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读完之后的思考,思考后的选择,选择后的执行,以期达到自己的小目标。
你说“我要去健身房”,并且设定一个目标:两个月减10斤,把它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或提醒事项里,然后每天都称一下自己的体重,用量化的数据提醒自己努力的成果,这种方式比毫无目标感要容易得多。
用意志力打开开关
对于有限的资源,当然不可以滥用,开始一个行动之前,先要考虑自己对目标的渴望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水下屏气到极限的时候,我们对于空气的渴求会达到极大值,这种程度的渴望会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向上挣扎,直到探出水面。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对欲望的渴求,觉得此生必须环游世界,但千万别低估我们遇到挫折就认命的能力。如果把环游世界的计划列出来,比如要多少签证、多少预算、首站哪里、大致路线规划、时间规划、各地风土人情的提前预习等等,你极有可能在计划的时候就放弃这个想法。所以在行动之前先评估自己是否真的要达到这件事,达不到会怎么样?如果没有「白热化程度的渴望」,或许就没有开始的必要。
为自己设定一个靠谱的目标,意志力可以支撑得更久。「明年我要年薪百万」这种目标不是说不可能,但如果你没有这个实力,或所在行业根本不具备如此高成本的用人环境,这样的规划基本就是不可靠的,除非你的属性和下一个风口刚好配对,比如你卖个萌就有人送你豪华游艇的直播平台。过高的期望值会导致现状与目标之间出现一个行动力无法跨越的鸿沟,套用经济学中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如果你每周看书的上限是一本,离你每天一本书的预期就只有1/7,如此一来,你可能会放弃这个目标,甚至连每周一本都不看了。
一旦开始,让习惯介入
惯性不仅仅是物理上适用,精神层面也适用。从静止到运动,要克服最大静摩擦力,这个阻力大于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我们的意识和行动也一样遵循这个定律,不论做了什么决定,必须集中精力、克服最大阻力,跨出第一步,打破静止状态。
威廉·詹姆斯曾说「我们越是进行思想斗争和自我争辩,我们就越会进行反思和延迟行动,而我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不要等到你感觉身体好了才去健身房,只有去了健身房,你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好」。
开始后就能变成习惯了吗?恐怕不是,我们还需要靠意志力来支撑一段时间,不要迷信「21天养成习惯」这种说法,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个体差异很大,也许你10天就养成了,也许要100天才能变成习惯,但不管如何,只要持续行动,惯性终究会出现,此刻逐渐减弱意志力的支撑(让意志力去接受下一个挑战),直到习惯养成,「自动巡航」会为你服务。和菜头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每天早上8点20都会准时推送一张天空的照片,这件事一开始或许还要靠外界的辅助提示,时间久了就像生物钟一样,到点了就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
善用方法建立习惯
1.把挑战划分成容易达到的小目标:从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执行。
2.为自己的偷懒设置障碍:如果想要早起,把闹铃放在离床较远的桌子上,旁边放一杯水,早上就必须从被窝里起身去关闹铃,顺道把水喝了,一下子就清醒了。
3.承认肯定做不好的状态:认识到起初总是会失败的客观规律,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而放弃。
4.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预防:比如减肥期间,与友人聚会不去甜品店,尽可能绕过会使自己受到诱惑的场景。
5.利用社群力量监督自己:把计划晒到朋友圈,做不到就发红包。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将社会支持与期待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能量,或者寻找一起行动的朋友,相互监督。
6.别把自律看作是对自己的剥夺,当你认为努力是一种自我牺牲时,说明你离建立这个习惯还有很远的距离。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品质之一,不是天赋、教育背景、智商,而是自律,如果没有自律,最简单的目标都难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