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苏菲长大后是下面这个样子,可惜,她可能不会长大,她自己也已经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这也就意味着,她可能永远也不会长大。
这本书是哲学启蒙书,从最愚昧时期的哲学萌芽开始讲起,一直讲到近代的哲学思想,哲学领域的各个流派及各个流派中的代表人物。
整本书通俗易懂,遇到晦涩难懂的地方,稍微多读几遍就能融汇贯通。故事非常流畅,不但刻画出了苏菲的性格,更是完美的阐述清楚了许多哲学上重要的思想观念;
另外,在本书中,把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笛卡尔等也收纳到哲学的体系范围内,实在是让我很吃惊(对自己以前的孤陋寡闻大吃一斤....)
作品目录
1.伊甸园——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2.魔术师的礼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3.神话——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4.自然派哲学家——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来自空无
5.德谟克利特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6.命运——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7.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8.雅典——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9.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10.少校的小木屋——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
11.亚里斯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12.希腊文化——一丝火花
13.明信片——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14.两种文化——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15.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16.文艺复兴——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呐
17.巴洛克时期——宛如梦中的事物
18.笛卡尔——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19.史宾诺莎——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20.洛克-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21.休姆——将它付之一炬
22.伯克莱——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23.柏客来——曾祖母向一名吉普赛妇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24.启蒙——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25.康德——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26.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27.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28.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29.马克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30.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31.弗洛伊德——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32.我们这个时代——人注定是要受自由之苦的
33.花园盛会——一只白色的乌鸦
34.对位法——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35.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尘[1]
内容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这部哲学书创造性且简易的呈现,苏菲在与艾伯特的对谈中学习到中世纪的哲学。打扮的像位僧侣,在古代的教堂中,而她也在法国的咖啡店里学到了尚-保罗·沙特与西蒙·波娃。不同的哲学问题及推论方法出现,苏菲试图靠着自己解决。
作者借着描写故事中的故事,尝试解释真实世界背后的世界,上帝张显能力的范围,人的自由意志,本和体的道理等等……故事中,艾伯特向苏菲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让席德(换言之让读者)了解欧洲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萧宝森译)中,部分内容被中国政府要求删除,如马克思部分结尾处的32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