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

因为中考要考《水浒》。而我对这本书的认知,完全来自于电视剧。不看原著,心里觉得很虚。看看原著,120回1000多页100多万字,又是半文不白的,心理发怵。

但既然要求学生读,老师又有什么理由不读呢?

于是规定自己:一天读两回,两个月啃完。每天写内容梗概。

连续13天,已读到26回。从页数上讲,已经读完四分之一,而且越读越上头。这两天是武松的主场 。

武大郎死得有多惨,武松报仇的时候就有多爽。

温饱思淫欲。潘金莲因为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对武大百般嫌弃。武大虽然提供给了她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武大身不满五尺,面目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的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三寸丁谷树皮。这样的绰号,伤害性不大,污辱性极强。并且日日在家门口喊: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在清河县无法再生活,只能搬到了阳谷县。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搬,把命给搬没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枭逢鸠的故事:子能更鸣,可;不能更名,东徙,犹恶子之声。

所以,武大的悲剧,在娶了潘金莲的那一刻,几乎已经注定了。即使没有西门庆,也会有东门庆。

如此说来,潘金莲的悲剧,从嫁给武大的那一刻起,也已经注定了。

所以,这场悲剧,是必然的。悲剧的根源,在于武大的不自知,也在于潘金莲的不自知。

而武松,就是这场悲剧的终结者。当他手起刀落,血刃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狗男女的时候,那份郁结于心的为武大鸣不平的悲愤,终于释然了。虽然场面有些血腥,但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对于后果,武松也是有了很周详的考虑,知县州府的处理,尽显人世温暖。

敬武松,真汉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