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童在群里发了《心田上的百合花》,看后,心中激起千层浪,这篇小文几乎是为我定制的。说来惭愧:从高二起孩子的学业低迷,有种停滞期的感觉,我失落无比,甚至像祥林嫂那样到处外求。然后,像织女一样的编织着假如我对孩子某个节点换一种做法会不会好些,如果高一期末让孩子在天津补课兴许好些,兴许在那个暑假自己再努力些去关照孩子是不就会好些,甚至还想如果我让孩子报考天和中学孩子一入学便进了实验班,孩子会比现在努力...更多的是把火烧在爱人身上,嫌弃爱人没有协助我管理好孩子,导致孩子成绩一落千丈,我编织,我埋怨,我伤心,我痛苦。就是没有给予孩子信任。若说我把我的孩子当做野草,我有几分不甘心,若说把孩子当作花,那么笃定相信我的花一定会开,会绽放出他的也绚烂,绽放出他的引人注目,也是没有的,我没那么自信满满。
我所做的只是每周来看看孩子,满足我自己那种“我对你负责了,对于你的低迷我没责任”心态,因为这种心态,和孩子的沟通只是肤浅的游走于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之间,既没有回应到孩子的情绪,又没有体谅到孩子的需要。只是埋怨他成绩下降,如孩子所言,我只能看到的是他学习的状态,我眼里只有他的分数,甚至会自以为是的在孩子心上猛戳几刀。更要命的是我戳的那么理直气壮,戳疼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受伤了。理由也很简单:孩子疼,当妈的看见了更疼。疼的我痛不欲生。
直到那天孩子哭着喊着和我说起上学期的心路历程和对妈妈满满的失望,他说他曾是那么渴望得到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但妈妈所做的只是在他伤口撒盐,他的心很疼。当时我的眼间有些潮湿,心中有些钝钝的疼,可是我依然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的孩子,更不知道该如何支持到孩子,所有的语言是那么的苍白,所有的行动是那么的无效,我感到很无力,什么学问,什么心理学知识,什么发问技巧,统统纸上谈兵,当我面对问题时,完全是打回原形。
幸好我看到了这文章,我发现我最应该改变的是我的思想,我应该笃定我的孩子就是崖边的那株百合。虽然我孩子低迷,像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我孩子三观正,品行端。这就说明孩子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有开花的欲望。”
而我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证明自己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令他拥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鼓励孩子产生“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的想法。虽然我现在对自己如何让孩子产生开花的想法还没有具体的思路,但我想我至少从现在开始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的孩子,我要全心全意等待我的百合开花,默默地等待,无声的支持,静候我的花开。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会创造出自己的百合谷,我愿用我的一生静候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