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雪融溪的散文《妈妈,想说爱您不容易》和鸭子烫发夫人的小说《灵异:会说话的猫》。我把两篇作品放在一起品鉴还是第一次,试图从作品的主题风格手法情趣等方面进行比较学习,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比较文学的整体思维模式,有助于读者打通从单向思维走向立体思维的审美意境。
两部作品从不同地角度,采用不同地手法,讲述和刻画了两位母亲的形象。我们开始阅读。
《妈妈,想说爱您不容易》
作者想参加题目《妈妈,很美、、、》的征文。但是作者写到:“母爱,之于我有颇多沉重的东西,有依恋,有疼惜,有亏欠,单纯一个美字,无法表达我内心的复杂感情。”这一段语气真挚地讲明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也输出了作者依恋、疼惜、亏欠之于母爱的反哺之情,同时勾起天下所有儿女对母爱的那种深埋心底的亏欠之情;
“亏欠”二字用意极深,也用的巧妙,为读者埋下一个“钩子”仅以二字就可以俘获天下所有儿女的心。
周国平在谈亲子之爱时说:好孩子是爱出来的。一个在爱的呵护下成长的孩子,她的心灵是温暖的,充满阳光的,也会开发爱的花朵。亲子之爱是孩子最早的爱的课堂,孩子一定会以爱回应爱,并且由爱父母而学会了爱一切善待她的人。
作品始终用饱满地爱心看母亲说母亲:母亲独担家庭事务的能力,养育儿女的辛劳;对教育儿女孝道的方法是无言地以身作则,她孝敬公婆的言行,为儿女树立了榜样,也为孝道文化添加了一个生动地人物形象;母亲思念远在国外的女儿,就学习使用拍照作图等等细节地讲述——都是语态亲和——字里行间都是爱意,也凸显母女连心、事无巨细地烟火情感!
读者不觉篇幅冗长,反而感觉作者有母亲的爱,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也让所有儿女在心中想起了自己母亲,这种意象言整体化传递式讲述,提升了作者行文风格的审美价值。
母爱是可感的,但又是平凡琐碎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一种感情。所以对于写作来说写这类主题的文章,往往会形成流水账式的写法。可喜地是作者具有驾驭抒情散文的能力,把母爱的平凡写出来了。
作者打破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惯常写法,而采用了“归拢法”用“亏欠”之情,做成内在的一条线,把母爱所有情感串联在一起,达到了“形聚神更聚”的艺术效果。
“在妈妈眼里,我和妹妹就是她的全部,那一方菜园就是她的世界。、、、、”
这一段话归拢了妈妈的全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这句话的整体气势笼罩下,讲述了母亲做一切地农活,包括做饭、跟着女儿画画等等细节都是为这句话做了注释;
买新衣服的故事、上学和工作后以及妈妈的孝顺,母女关于互相通报小病的约定等细节的讲述,作者都用一句话归拢住话题勾住读者,然后娓娓道来,干净细腻情意绵绵。所以,即便讲述再多也不显啰嗦;是骨骼与血脉都有也都在活泛地流动;意象散文要求整体气韵,不是只言片语地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雪融溪是很有潜力的作者,她把中国文学内在的和谐与审美形态运用到了散文创作中。
《灵异:会说话的猫》
作者创造了一个迷幻立体的小说世界:
游园在遇到种种的囧事的现场奇怪地发现都有猫的身影?
更诡异地是跟她过不去的人都奇怪地纷纷遭到死伤的惩罚,这让她生出奇妙的因果报应的快感,直到母亲离奇地死去,母亲养的猫咪竟说出了人话,道出了母亲与灵猫的秘密契约,颠覆了她对母亲和猫的认识;感到母亲爱她爱的深沉,甚至不惜以命换命,换来她的片刻安宁,这种悲剧式的母爱,是苍凉的底色,好在这种无私地付出,换来了女儿对生活的信心,母爱又依附在灵猫的身上,陪伴她重新开始树立生活的勇气,可喜地是她与灵猫愉快地过着新生活了。
作品的主题也是在讲母爱,这位母亲的力量是弱小的,她深感自己不能给唯一的女儿以爱的名义的安宁,她把希望寄托给更有力量的灵异来完成和接续她的爱。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念缘猫,起心动念都带着爱和恨,往往是我们要求别人对我们善良,可我们对善良的付出往往又很吝啬。然而,我们深深扎心地感受到了这位母亲是以牺牲自己来换女儿的安宁,这种母爱也是伟大的!灵异是诡异的,但是母爱却是真实的。
小说构筑的意象是完整立体的三维世界;佛教的因果、爱与恨的交织、现实与理想的合一,都趋向于构建和谐美满,在这层意义上,作者创造性地打造出新意境,冲破了既定的思维方式,自由地翱翔于想象领域——会说话的猫,会思想的猫、会心灵感应读出腹语的猫,一次次重铸完整的世界,并且她当知道现实后边的秘密后,以内省的批判性眼光来审视母亲的爱,
母亲的形象虽然带着苍凉的底色,但是她舍己为女的精神却是光彩照人的。
《灵异:会说话的猫》灵异而不玄乎,巧妙而不凝滞,悲凉而不丧气,仍然是令人赏心悦目地感到了美。因为中国文学是讲究和谐的,这与外国文学讲究分裂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境界。
以上两位作者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文学上探索着悲与喜、灵与肉、善与恶以及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表现与再现的和谐,用不同的题材和意象表现方法,为中国文学创造了两位母亲的形象,母爱是伟大的也是苍凉的,因为爱没有索取只是付出;为儿女的成长和安宁,她们无怨无悔地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