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活在轮回中。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都处在中国式的轮回中。
我们的自我,是家庭的缩影。
理想的家庭结构是,夫妻关系在家庭和家族中是第一位,亲子关系是第二位。
夫妻间情感链接的质量,在家中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常可归到一种模式上: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中国人普遍的意识中,亲子关系是第一位;并且夫妻间的情感质量,普遍不怎么样。
父亲的缺席有两种:一种是,很少在家;一种是,虽然常常在家,到对家庭是回避的,即回避和妻子亲密,也回避和孩子的高质量沟通。
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链条一:结婚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多是安全感。
不仅长辈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做选择时也常常如此。结婚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
爱情必须是两个个体忠于自己内心的产物,集体主义催生不了爱情,并且总是爱情的阻碍。
想想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白娘子、牛郎织女……基本都是悲剧,并且拆散爱情的力量,多来自于家人。
中国式家庭轮回中,夫妻关系这一基石普遍没打好。
链条二:婚姻生活
婚后,因没有感情滋养,也因重男轻女令女性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怕孤独,于是去抓丈夫,而丈夫觉得,本来就缺乏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选择逃走,方式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激情一旦退去,就只剩下所谓的承诺,因为缺少感情基础,也谈不上亲密,就变成了空洞式爱情。作为巨婴,两人相处不易,同时又被大家庭牵绊太多,导致中国式的婚姻生活太沉重。
链条三:生子
妻子感觉孤独无助,但越抓,丈夫跑的越远。
有了孩子以后,妻子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情感空洞,于是,开始抓孩子。
若是儿子,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空洞,还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冲动。异性相吸,母子之间一样存在。结果,会把儿子抓得更紧。
若是女儿,妈妈内心健康的,就会被同样对待;但如果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不安,也担心后院失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的内心,他们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
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异,丈夫迫不及待的把儿子推给了妻子,不和儿子竞争了,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
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的动力。导致丈夫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这导致女儿在父爱一环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的母爱,表面过来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令男孩表达情绪困难,并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链条四:新一代的恋爱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情欲表达,抗拒亲密,同时被动;
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的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一个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
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链条五:母子共生
妻子抓丈夫,丈夫想逃,而妈妈也想抓儿子,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
由此,催生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式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黏得紧一点,不能逃离;儿子和儿媳疏远,却成了可以被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妈妈为什么非要跟着儿子?为什么会有婆媳大战?
因为巨婴都不能独自生存,必须与一个人黏在一起,中国的妈妈们与自己的丈夫关系质量差,而与孩子特别是儿子构建了共生关系,这导致,她们难以脱离这个关系。
共生关系具有强烈的排外性,对于共生关系的双方来说,第三方都是入侵者,儿子会将父亲视为入侵者,而婆婆会将儿媳视为入侵者,并且是一个绝对的入侵者,于是有很大敌意。
链条六:消失的公公
婆媳大战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人争夺。年轻时想要逃,老了,也真的被人忽略了。除非他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链条七:小三
婆媳大战中,双方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绪,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者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的地区。
并且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
链条八:老男人
一些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这几乎都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利,不用别人挑战他的权威。
但他们不会制造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以上的链条,有任何一处破了,这样的轮回就破掉了。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第一,婚姻,这是关系开始的地方,如果我们是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建立,然后在婚后双方多交流,多关心,多给予陪伴,这一条链条就破掉了。第二是对孩子的养育,如果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父母双方都能给孩子相应的爱,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很好的抱持性的环境,那么这一链条也就破掉了。
想起前些天跳楼身亡的孕妇,一尸两名,让我们心痛的同时,也让人愤怒。
从中也能看到家庭轮回的影子,一个强势的婆婆,一个受控制的儿子,一个无奈的母亲,同样的事情没少发生,这就是这样的家庭轮回中,必然造成的社会现象。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果要改善,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既然我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也有所想法了,那么就试着去改变吧。
作为丈夫多给妻子一点陪伴,一点关心;
作为妻子多给丈夫一点理解,一点空间;
作为父母多给孩子一点爱,一份抱持;
作为婆婆对儿子的家庭少一点干预,给自己的老伴多一点关注。
相信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