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看作“市场化”导向的昆明公立医院改制,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致使社会资本无法获得收益或补偿,没有投资动力;同时,在现有事业单位体制未松动的情况下,医疗人才流动受阻,也难以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财经》,3月26日)
医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光靠政府财政支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然而,社会资本,不论其具体属性为何,其与财政支出的本质不同不能加以漠视。因此,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尤其是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的同时,相关的体制机制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给社会资本以生存下去的制度空间。
从《医院改制昆明样本》一文中可以看到,就当前来说,这样的空间还是缺乏的。
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无论是营利还是非营利性质,取得经济效益是其生存下去的必须。医院经营得好坏,无外乎两个层面:内部如何科学管理和外部如何赢得竞争。
在内部管理上,基于医院的特点,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人才是医院经营的基础,这就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比如“选”、“用”、“育”、“留”。然而,对改制的医院来说,这是一大难点。有“事业编制”这一“金钟罩”、“铁布衫”护体,优无法全胜,劣是汰之不得的。缺少了实质性的激励措施,有抱负肯上进的医护技师们有想法有怨言——觉得公平感不足,那些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却过”之人也是满腹牢骚——毕竟他的“清梦”被扰乱了。一个几乎没有人喜欢高兴的内部管理,比不管理全凭个人自觉对医院经营来说,怕还要糟糕的多。
再说外部竞争。这应该是公立医院改制最为痛苦之所在。作为公立医院,其因体制而具有的优势是明显的——畅通的人才交流平台,政府财政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而拥有的良好的就医环境、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优越的技术资格,无歧视的行业管理等等,这些几乎是医疗市场竞争的最核心因素。一旦经过改制,先进的迎合顾客需求的管理措施无法施用,体制优势又因与体制脱钩而荡然无存。就像一个得了感冒的人原本还有一件羽绒服可以抗寒,现在是感冒无法彻底治疗而又将羽绒服脱掉了,内忧外困之下谈何竞争,谈何生存呢?
因此,如何构建一个让社会资本可以生存下去的制度空间,就应该是医改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这里提几点建议。
1、取消“公立”、“股份制”、“民营”这样的身份代码,取而代之以“营利”、“非营利”进行区别管理。只要是“非营利”医院,无论其资本构成为何,都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当然,其前提就是财务公开,并经公共会计师审计以确定其的真实经营情况。至于“营利”医院,其自负盈亏,与一般的经营实体无二。
2、取消所谓的“事业编制”。对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政府应该统一考虑,或由政府财政,或由医院的固定资产,或由参与改制的社会资本,支付现拥有事业编制人员的身份转换补偿,统一转换进入社会保险,取消人为设立的身份区隔,实现“公民平等、来去自由”,让医院经营真正处于同一平台之上。
3、明确公共卫生及福利性基本医疗的真正外延,这样做可以从经营上,将“营利”医院与“非营利”医院做个实质性的区隔,“非营利”医院其医疗服务供给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及福利性基本医疗”上,其业务占比必须高于某一个比例,这也是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内容之一。否则,“营利”医院与“非营利”医院之间的竞争也不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
当然,构建一个让社会资本可以生存下去的制度空间远不止这三点建议,但有一个原则应该是明确无疑的,就是要取消对社会资本的歧视,让所有参与医改的资本主体都能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为改善国民医疗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做出其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