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实习,跟今年差不多冷的冬天,估计年轻也不觉得多冷,都没买过羽绒服(觉得丑且贵),随便穿件棉大衣,内搭一件薄打底衫,我姥姥看见了说:看看你露的那大脖子!冻死你!
当时真不觉得冷,就算冷,我也可以忍。因为开始实习了,就不想跟家里要钱了,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自己来。为了省钱,我可以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搭六点学校的班车,下午回学校为了少倒一趟车,我可以走四十分钟到直达学校的站牌,后来感觉公交车太挤,买了辆自行车通勤,要骑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就这都乐此不彼。去东北出差穿着我姑的羽绒服去的,同事说这样去东北会被冻死的,我心想那没办法了,这可是我能借到的最厚的衣服了呢。
那会为了省钱,我做过很多尝试。比如买五个馒头每天早上一个,中午单位管饭,不吃晚饭,神奇的是我也不觉得饿或者嘴馋,也不参加聚会,也不买衣服鞋子包包,坐个绿皮火车都能睡的香。。。可是我没觉得苦,在当时我很享受那种自力更生的状态,我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都这样。
可是现在,我越来越矫情了,好像吃不了那些苦了。比如无法忍受绿皮红皮火车。。。虽说现在社会普遍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也少了好多乐趣。我又想起了迟延满足,如果得到一样东西很容易,心里的欢乐就不太强烈,经过努力才得来的,总会视若珍宝。
就像60年代的人怀念自己当年的苦日子一样,以前总是不懂他们怎么会把吃苦的历程说的那么有声有色,眼睛里仿佛有星星,现在有点懂了,他们怀念的不是吃苦本身,而是他们的青春岁月啊!是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