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背的多了,不仅身体累,心也会累。就像出去游玩明明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却偏要往背包里塞,背包装不下了还有行李箱,行李箱不够用了再来个袋子。拖着这么多的东西,哪还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
人往往出于安全感匮乏或者选择能力的欠缺导致拥有很多并不需要的东西。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那个屋里塞满钱的赵德汉的原型魏鹏远,“我不断收钱是因为钱能给自己安全感,能让子孙不再过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苦日子。但这些来路不正的钱根本无法带给我安全感,肠子都悔青了”,他每天在焦躁和惶恐中度日,最终被越来越大的包袱压垮。
负重前行固然是动力,但不正确的负重和过多的负重所带来的或许会是更糟糕的后果。那么如何将“大包”切换成“小包”呢?
1,生活方式上我们要首先懂得及时清空不必要的东西。每件物品都有它可使用的价值,如果一瓶水之于你的价值就是解渴,那么喝完后就没必要留着瓶子,因为即使留着你也不会利用它,只是白白占用了你的空间。
其次学会提前设想,也就是预判这件东西在今天会否能被用上。如果你明明工作已经很忙了,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紧张,却还坚持在背包里带上一本厚厚的书,于你而言它存在的意义也只是徒增了你双肩的负担,你还不如下个电子书,得闲用手机瞅两眼。
最后思考下这件东西被使用到的频率有多高。如果这个东西你平时用的很少甚至都不用那又何必背在包里。就如我一个同事包里总会背一个笔记本,他说是可以随时记录想法或者点子,可是我上回看的时候他的本子新的不得了,上面就几个大字,记录生活每一天,没了。
2,消费理念上要尽量买那些真正被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要一遇到打折就各种买买买,便宜是便宜,但是要么不好用,要么用不到几次后就不想用了,摆在那里落灰不说,还侵占空间。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一个美国女孩作为大学交换生住在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她发现这个家庭不论父亲母亲还是小孩儿衣橱里都很简单,基本都只有十件衣物,但是品质都很上乘,相互间也都可以搭配。他们每天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在搭配上却依旧可以保持穿着精致。女孩很惊讶,她想起了自己乱糟糟的衣柜,感触良多。
所以购买物品时先问自己三点:
1)使用的次数。正如之前的晨读所说,如果家里不经常来客人,就没必要买过多的拖鞋,可以考虑用一次性鞋套代替。
2)应用的场景。考虑好这件物品买来是为了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使用,如果是用在对着装要求高的职场上,那么就不要花时间去挑选那些看起来就很休闲的服饰了。
3)给人留下的印象。人靠衣装马靠鞍,说的就是最浅显的心理印象理论。花一千元买一大堆廉价衣物和一千元买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他人给你的反馈也是不一样的。一件剪裁得体,质地优良的衣服不仅可以提高你的个人魅力,也可以提升他人对你的印象分值。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游,皆可。
所以问清楚自己,然后列好清单再去行动,千万别在去买鞋的路上看到这家包包不错、那家帽子好看就都跑进去瞅瞅,浪费精力不说,你的时间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3,人生态度上分清什么是“只有自己能做的”,什么是“其他人也可以做的”。
我以前有个领导,成天都很忙。忙着做进度表,忙着做任务分配,忙着向各级汇报工作,忙着跟进项目,忙着开各种会议。你觉得他真的很忙,天天行色匆匆。而下面的人却很轻松,有事情就会呼唤他来解决。
这就是管理上的大忌,将所有的权责都揽在自己身上,分不清该自己做的事,和可以下发给别人做的事。这样既对于手下人能力的提升不好,也会让自己疲于劳碌,压力山大。
成功的管理者不是说这个团队离开了你就不行了,而应该是你有能力将这个团队建设成即使你不在了也依旧可以照常运行,你只需提供动力、决策和目标这些只有你能做的事情就好。
只有分清了“只有自己能做的”和“别人也可以做的”,懂得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的事情,抓住自己内心真正渴求而且也只有自己能做的事,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繁杂沉重,你甚至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喜好也未可知。
这里也提到了一个不可替代性。你在你的工作和生活里有“只有自己可以做的”事吗?如果没有请提高警惕,因为可以被轻易替代的价值不是真正的价值。
好了,说了这么多,赶紧行动起来吧。先从买个小包开始,如果已经有了,那也别忘了给自己的心换个小包,心的负重太大可是容易得心脏病的哦。
(串联阅读,之前有关于《精简主义》,《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的剽悍晨读文章,可以和今日晨读文章结合起来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