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笔记03

【系维着个人的道德】

“团体格局”有一个“实在”的团体,超越于个人之上,就像“神”与“子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因此,在基督教中,基督是否认了父母了存在,来确保基督身份的“无私”,如此才能保证其庇佑的子民人人平等,每个人与基督的关系(即与团体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因此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有一套权利和义务的体系来约束,于是产生了宪法。

但是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社会关系是从“己”出发的一层层私人联系,它的道德体系中(中国的伦常),讲究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等,都是维系着私人关系,私人关系不同,亲疏不同,就会拿出不同的道德标准来衡量。

【家族】

家庭是以亲子为结构、抚育为功能的社群。在西方“团体”格局下,家庭与家庭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轴,子女成年就离开家庭,经济、政治、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负责,家庭并不具备这几个功能。因此在西方家庭中,夫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感情维系。

但在乡土中国,家庭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是纵向的靠父系家长制、差序向外扩大,形成“氏族”。“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承担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功能,而且主轴是父系一脉,夫妇关系反而成为配轴。因此在乡土社会,夫妇关系主要是靠共同完成事业关系来维系,比如男耕女织、男外女内,而不是靠情感来维系。因此夫妇关系不亲密,包括子女也有伦理道德。这正是因为事业组织讲究效率和纪律,排斥情感,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而是男人和女人在家各干各的职责工作,娱乐生活也是男人和男人玩,女人和女人玩,孩子和孩子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第四章里面费孝通提到了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一种网络型的人际关系形态,反映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网络。但...
    赵不歪不正阅读 49,826评论 0 13
  • 【Chapter 1】 乡土本色:一个礼俗社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土”是他们的命根,他们在土...
    发发Fairy阅读 10,927评论 0 4
  • 最近和几个朋友在一块聊天吃饭。当谈及各自的孩子时。一个朋友说:“不知道怎么回亊,孩子最近爱上了画画,我并不赞同。”...
    顺水河畔阅读 3,666评论 0 1
  • 说起拖延症,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 永远做不完的任务,没看的书,未约的人,没看的电影……就像这次作业,我总觉得没关系...
    七希阅读 3,184评论 0 0
  • 我们传统意义上到时候青春期指的是“11——15岁”,通常我们初二以后就开始叛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注重别人的...
    十三等于一阅读 2,707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