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而孩子天生就有。
反倒是大多数的成年人,活在过去、担忧未来,各种焦虑和回避,当下的一顿饭、眼前的一副景,都无法让他感受到美好。还总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孩子身上。
路边的一朵花、地上的一片叶子、正在搬家的蚂蚁,都足以让一个小孩驻足停留,欣喜不已,他们可以迅速建立与大自然的深度链接,被治愈被滋养。
如果大人着急赶路,不停的催促“赶紧走”,那很显然就破坏了孩子当下的专注力。
读绘本也一样,孩子天生具有读图的能力,他们在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解读绘本里的图画。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频繁的问,“这是什么颜色”“你知道这是几吗”,这听起来像是在教孩子,却在无意中打断了孩子的思路,并且会让孩子觉得你在考他,孩子不会真正的爱上阅读。
孩子画了画,拿来与你分享,如果你只关注结果,第一反应是问“你画的是什么”“画的像不像”,孩子就会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放弃自己的想象和表达,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与孩子讨论一下画中的细节,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很有创造力。
如果一个父母总是焦虑、紧张、急躁,孩子也会在潜意识里学会用焦虑应对生活。
父母的松弛感,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不要在意孩子要学会什么,更注重一起玩得开心,这种没有目的性的陪伴,反而让孩子更专注、更有安全感。
因为孩子知道:我在父母眼中,不是一个要被训练的“机器”,而是一个值得被接纳的“人”。
日本绘本大师宫西达也小时候,常常在泥巴里打滚、捉虫子、爬树,他的母亲从不会责骂,这种不着急的环境,恰恰是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去探索世界,也保留了他对生活最本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母的着急,不是关心,而是一种潜藏在爱里的负能量。它像空气一样无形,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甚至会一代代传递下去。
慢下来,孩子会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孩子不需要我们教他们成长,而是需要我们跟着他们重新认识世界。
愿我们都能成为温柔、有耐心、不着急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安心成长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