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惰性,但几乎每个人也都有梦想。当梦想与惰性同时在我们身体里相遇,未来的平庸与出彩也在此时埋下了不同的种子。
今年,因为种种原因,我特别想休整一年。每天窝在家里,即疏于打理公司,也极少拜访客户,更未赴过闺蜜之约。当他们问我原因时,我只是如实回复,因为我想休息。知己说,我这是难得的“慢生活”。其实,我自己深知这种状态叫“懒癌晚期”。
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你这么懒,还有梦想吗?”我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
写作-是我N久以前的梦想。只是,我从来没有对身边的人提起过。因为,以生存和繁忙为由,十几年没有写出过只言片语的现实,就像无数个巴掌,在我张口欲说的刹那,猛煽着我的脸。
而在内心,我却期待着自己某一天能悄然逆袭, 在写作之路上,能略放异彩。当然,这只是一个没有笑点的笑话,对于一个想得特别多行动特别少的人来说,这不是梦想,是空想。
著名写手红娘子曾说过:懒人只配穷。对,忙--不是没空写字的理由。反观自己,每天有很多时间扣手机、睡觉、胡思乱想。没空的唯一真相,就是懒。而且,我也经常以“懒癌晚期患者”自称,似乎,这是一个光荣的称号。
或许冥冥中有缘分的牵引。一个月前,我又窝在家里习惯性地刷屏,微信中不知怎么蹦出“写手圈”的订阅号,我已经忘记了是谁推荐的。平常,我根本懒得点开,因为现在的平台推广太多了,我很抵触,更何况我还如此懒。但 “写手圈”这三个字,似乎对我有股魔力。我不由自主地关注后,进去逛了一圈,发现圈里正在进行一个很有意思活动,叫“写作治懒训练”。写作治懒?真的有用吗?30天,每天坚持写500字,这算是一种“微坚持”吗?一下写500字并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我这么任性散漫的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吗?但我当时确实想把写字这个爱好拣起来,何况已经想了十几年了,只是苦于没人约束也就懒得行动。
在对未来的未知中,尽管我不太确信自己能否坚持,但还是在深夜借着那股想治愈自己的冲动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反正是“懒癌晚期”,治得好就治,治不好我也没什么损失。我总得先给自己一次“治疗”的机会。仔细看了这个活动的分类,我没敢选择1500字的新媒体写作组,因为那个群友之间要相互点评,凑字容易,而凑出来的字再接受大家点评,就有点难堪了。最终,我选择了较容易的500字治懒组。
(插播题外话:现在还记得报名那天的小插曲。我先加了曹老师的微信,当时已是深夜,这么晚报名会不会打扰?当时有点小犹豫,但我这人有个毛病,只要一拖,睡一觉起来就全都忘了,既便没忘,那股心劲过去就再也提不起了。于是,我试探性地发了个微信给曹老师,问他这会报名会不会太晚?太晚的话我就明天再说。他很快回复,他说他每天都睡得很晚,正加班看稿子呢,我只管报名就是。如此,我浑身散着期待治愈的懒癌,才有幸步入了这缘分之短旅。)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早晨,我带着冷眼旁观的心情,打开第六期C组治懒群,看到底有没有人交作业?看完准备再睡会。12号的橙子秋在此时刚好交了群里第一份作业。“这么早都有人交作业了”。还在赖床的我心里犯嘀咕,要知道,我刚刚才睡醒。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心安理得地赖在床上没点的刷手机了。在28名参加的成员中,我不想当个落后分子,这点自尊心还是有的。于是,我赶快爬起来写作业,要知道,我挣钱都没这么积极。
或许是新鲜感吧,以后的几天,在睁开眼的刹那,我总先打开手机进治懒群看看。经过好几天的观察,我又发现,群里的“孤僧”每天在我没起床时,就交了作业。这个发现,让我懒得又不淡定了。于是,我每天起来,连批阅朋友圈的功夫也没了,也不在先看群聊,而是乖乖地先写作业,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写作业这事,我还没有这么自觉过。这样写了一段时间,我竟然没有觉得早起痛苦,也没有觉得强迫自己写字是一种折磨,反而心里有小小的成就感和踏实感。
对于治懒的作业是否发表,或者是否被新媒体釆用,我并不在乎。我的目标很简单,只要能坚持每天写下去,我就挑战了自己。治懒,才是我当下的目标,发表,不是我这个阶段的目标。不过,治懒成绩还是有的,一篇闪小说发表在印尼《国际日报》,一篇感悟文被另一个老师选作出书,最后的两篇闪小说投稿是否釆用,月底也会有结果。最难忘记的是在写手圈平台发表的那篇,曹老师第一时间给予了釆用的回复,群友绝世风情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和打赏,同学们第一时间给予鼓励,还有好友匿名在简书打赏。这些微不足道的成绩没什么脸好显摆,只是这些默默陪伴前行的老师和同学,让我颇为温暖。
写作进行到第二周时,我忽然对自己的文字有诸多的不满。觉得自己写得是什么呀?完全是浪费精力,或者说连娱己都不够格。很多写出来的文章自己回头看时,不是主题表达不集中,就是文章写得太平……这个觉知,把我的情绪又拉入了低谷。
虽然不为发表,但也不能毫无进步。我知道,我写着写着就起了贪念之心,我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写够500字,而是期待着比昨天自己,哪怕有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一边想着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一边又在不停地凑字数。
因为我越想写好,大脑越是短路;越想认真写,越失去了那份从容自如的心态,输出就特别困难。凑字数便成了家常便饭,这让我又感到不安。有几天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选择退出,先好好学习一段时间再写。朋友知道了,劝我说:“没有谁一写就是精品,只有坚持写着,等驾驭文字的能力变强时,自然就会写出好文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简单的习惯坚持好。”于是,我听从朋友的建议,由于思想困顿,我只好破天荒地写起日记。而一写日记时,完成任务又变得轻松自在。后来,又找回写作状态。这件事让我逐渐明白:退出就是逃避心态,而逃避是因为目前的事情,让自己觉得有难度,只有迈过这个坎方能进步。就目前来说,我的写作功力还太差,还没达到可以任意驾驭文字的水平。经过几天的边写边思考,我决定先放下自己内心的浮躁,让自己静下来。
静下来后,我不再胡乱地看书,而开始寻找适合我这个阶段看的书及学习的写作课件。开始给自己定位。我以后准备写什么?(写作方向定位)每天要怎么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哪差补哪)给自己多久的时间走出这个阶段?(设定时间可以控制拖延)因为有了更多的问题,所以也便有了更多的思考,于是便也有了更多可写可学的东西。
走到今天,已经是写作训练的最后一天,群里共有5位同学退出。通过这一个月的写作训练,每天只要醒着,我就会想今天作业还没有交,写什么好呢?该补看哪些书呢?就这么想着做着,回首发现懒癌已没有痛苦地痊愈。没时间赖床没时间刷屏没时间抱怨,就是愈后的状态。哈哈,有那个时间,姐还想写点字呢!30天的训练,虽然不可能把一个人变成写作高手,但却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准确地找到努力的方向,更踏实地过好当下。
一个人,只靠自我约束就易懈怠,一群人,大家相互约束就比较好坚持。如果你喜欢写字,但又懒得要死,那就先给自己个机会,让我们在下期相遇吧!我等着观望的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