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开源的免费绘画软件:Krita

导言:

Krita 是一款可以替代 PhotoshopSAI自由开源的免费绘画软件,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它的功能齐全,能胜任从起草、勾线、上色到最终调整的所有绘画流程,可以绘制概念草图、插画、漫画、动画、接景和 3D 贴图,支持数位板、压感、防抖、图层、滤镜、色彩管理等功能。软件、文档和网站均已内建官方中文版。

Krita 的软件界面

Krita 的介绍从第三小节开始,如果你急着知道软件本身如何,可以跳过前两小节。不过我强烈建议你读完它们,因为这有利于你明白许多所谓的“免费”软件存在的问题,还有 Krita 这种看似反常理的软件的存在基础。

本文作者是 Krita 的每版启动图作者和主要中文翻译人员。我会在本文末尾附上使用 Krita 绘制的一些作品。

一、PS 和 SAI 的“免费”替代方案的问题

说起绘画软件,人们往往会想起 Photoshop 和 SAI,它们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代表。然而 PS 需要每年近千元的正版订阅费用,SAI 的价格相对经济一些,但它的功能少,也不太稳定。尽管这两个软件都存在许多令人不满的问题,但它们却又多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有的人觉得负担不起,有的人觉得不够满意。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其他免费的,更有进取心的替代方案呢?答案可以是“有”,也可以是“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

Photoshop 和 SAI 在行业内深耕已久,一方面它们本身的功能经过长期打磨,关键部分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用户遍布五湖四海,各种教材、资源非常丰富,遇到困难随时可以找到答案。这种便利的生态环境是其他替代软件在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因此,如果你非得要一款可以完全替代 PS 和 SAI 的免费软件,那么答案肯定是“没有”。

中国大陆的许多用户对盗版问题不以为意,许多网上回答“有什么免费的绘画软件”的答案居然是推荐别人使用盗版的 PS 和 SAI,好像不给钱就能用就是“免费”了。尽管我个人不赞同过度强调版权而伤害合理使用,但作为创作者,一方面想要自己创作的作品得到版权保护,另一方面却放任自己在创作时使用盗版的工具,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关的法制会收紧,公民的道德意识会觉醒。免费的盗版,很快会在中国大陆成为历史。

如果你愿意牺牲一些习惯和便利,那么在不使用盗版的前提下能不能找到免费的替代软件呢?答案当然是“有”!你可以找到许多功能和生态稍逊,但至少是免费的绘画软件,例如在大陆还算小有名气的 Medibang 和 FireAlpaca。然而它们的“免费”是有条件的——这些软件都会显示广告。Medibang 在本文写作时没有付费去广告的选项,FireAlpaca 必须付费才能去广告。还有一些所谓的免费绘画软件只是“可以免费下载”,实际上却设置了试用期、给保存的图像打水印、甚至有禁止作品商用的限制。抛开这些软件本身的品质不论,画着画着弹出一个广告,天天提醒你还有几天软件就要过期,辛辛苦苦画出来的东西给蒙上大大的水印,甚至禁止免费版的作品商用,总觉得有点……不太舒服。

那么有没有既免费,又尊重用户,且可以真正不限时自由使用全部功能的绘画软件呢?答案或许会令一些人惊讶:“有”!

Krita 就是符合上述条件的一款自由开源的免费绘画软件。

二、一种不同的模式:自由开源软件

自由开源软件,中国大陆的用户可能不太熟悉这个概念,因此先让我介绍一下。

“自由”意味着这些软件使用了自由软件许可证 (如 GNU GPL) 来对软件进行授权。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为了任何目的使用、研究、修改和分发这种软件。“开源”意味着软件的源代码开放给任何人查阅,软件项目也开放给全世界的有志之士协作开发。以 GPL 许可证为例,它在法律层面保护软件的源代码不会成为某人或者组织的私产,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这些代码建立分支,前提是分支后的项目必须用同样的自由软件许可证进行授权。

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理想主义,但它减少了重复开发,增进了协作,有利于开发出更优秀的程序,且成果可以让全体人类共享。由于软件源代码可以随意下载、自由分发使用,旧时代的“不给钱就限制”是行不通的——用户可以修改源代码构建不加限制的软件。偷偷侵犯用户的隐私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恶意行为会暴露在公众的监督之下。

自由开源软件项目通常由社区用户自愿捐款、无功能限制的自愿付费、付费技术支持、企业和政府赞助等方式维持运转。一个成功的自由开源软件,是不需要通过销售来维持项目的存续的——它们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现在自由开源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新常态,就连曾经极度敌视自由开源软件的微软公司也早已全面转向开源模式。你平时使用的大量软件或多或少都使用了自由开源软件来构建——你的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路由器的内核 Linux、网页浏览器的核心部件 Webkit/Blink、构建 QQ 和微信的软件框架和运行它们的服务器等,统统是自由开源软件。这些自由开源软件和它们背后的开放标准,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框架。可以说,自由开源软件虽然默默无闻,却又无处不在。

既然大公司的核心软件都可以自由开源,那么世界上存在一些自由开源的免费绘画软件就不奇怪了。目前值得一提的自由开源绘画软件有:KritaGIMPMypaintInkscape 这几种。这些软件适合用于不同的场合,本文讨论的是可以替代 PS/SAI 的绘画软件,最符合这个要求的便是 Krita 了。

三、Krita 介绍

· 官方网站:https://krita.org/zh/
· 微云镜像:https://share.weiyun.com/uHKk36c3 (用于官网打不开或者缓慢时)
· 中文文档:https://docs.krita.org/zh_CN/ (使用说明、教程、资源包等)

Krita 在 SteamMicrosoft Store 上还有收费版本,它们与免费版本功能完全一致,请将它们视为自愿捐款的一种方式。虽然这两处的介绍是英文,但提供的软件本身与官网一样,已经内建了中文支持。

Krita 支持 Windows、macOS、Linux。安卓平板支持已经在测试阶段。

Krita 是一款全功能的绘画软件,但也有相当程度的图像处理功能。它支持数位板/压感,界面乍看类似于 PS,功能也有 PS 的七八成,同时又像 SAI 那样具有针对绘画优化的各种设计。Krita 还有强大的笔刷引擎和自身特有的一些直观的操作方式。它可以胜任从起草、勾线、上色、调整到完成精细作品的整个绘画环节的工作。Krita 还可以制作动画、配合 Blender 制作纹理、支持色彩管理和 HDR 等。

Krita 虽然是一个有 20 多年历史的软件项目,但它发展到能够替代 Photoshop 和 SAI 的水准也是这几年的事情,所以也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在 Krita 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它卑微的起点,挫折不断的发展历程,一代代程序员薪火相传,用户社区的不离不弃,来自五洲各国的志愿者同心协力,直至今天成为自由开源软件中最活跃的项目之一,它的故事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浪漫。

Krita 是一个国际项目,来自中国的参与者也在为它贡献力量。它的界面、网站和全套文档已经被完全翻译成中文,包含在官方版本中。

1. Krita 的界面和交互设计

Krita 的默认界面

Krita 的最大优点是操作直观。它巧妙地发挥了修饰键的作用,在绘画途中无需切换工具即可进行大多数常用操作:

· Ctrl + 笔尖点击:拾取画布颜色,松开 Ctrl 立即回到当前绘画工具。
· Shift + 笔尖左右拖动:调整笔刷大小
· 中间键 + 笔尖悬空移动:画布视图平移
· Ctrl + 中间键 + 笔尖悬空上下移动:画布视图缩放
· Shift + 中间键 + 笔尖悬空绕画布旋转:画布视图旋转,按 5 归零
· M:画布视图水平镜像显示
· Tab:隐藏一切工具面板,再按一次恢复
· 右键:在画布上弹出圆形的多功能面板,上面显示了色环、常用笔刷、笔刷分组加载、颜色历史、笔刷常用属性滑动条,也包括了缩放、旋转、镜像显示、隐藏工具面板的虚拟按钮。
· R + 点击画布:自动跳转到点击处内容所在的图层。
· Alt + 点击图层:单独显示这个图层,隐藏所有其他图层。再次点击恢复。
· 支持触控缩放旋转和拖动
· 按关键字组织常用笔刷,并且实时切换,可在笔刷预设工具面板管理。

Krita 的界面可以高度定制。工具栏的图标、各种面板的显示和隐藏、快捷键、窗口布局等都可以按需定制。对于来自 Photoshop 和 SAI 的用户,它还准备了可以一键加载的快捷键兼容方案。

对于没有可定制按钮的 Surface Pro 类变形本,它提供了“Minimum”工作空间,在界面上显示了一系列适用于触控的虚拟按钮,可以在工具栏右侧的“工作空间”按钮处切换。还可以按住中间键或者触摸滚动面板内容。关于此类变形本的压感笔支持请参考下文的“数位板支持”一节。

Krita 适配 Surface Pro 类变形本

Krita 的上述交互设计非常适合数字绘画,这是它最大的亮点。我当年放弃 Windows 和 Photoshop 的时候,这套交互的设计已经给了我全部的理由,而不需要说服自己 Krita 是自由软件因此在道德上更“正义”——我甚至为此忍受了 4.0 系列之前软件功能缺失、运行缓慢和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2. 显卡加速显示

Krita 的笔刷和画布均支持显卡加速显示,能够提供快速的笔画绘制和高品质的无级平滑缩放/旋转。需要显卡支持 OpenGL 3.2 和 Direct 3D 11,2012 年后的显卡,包括集成显卡都能满足其需要。

在 Windows 下面如果觉得卡顿,请前往菜单栏 --> 设置 --> 配置 Krita --> 显示,将首选渲染器改为 Direct 3D 11 / ANGLE。

3. 笔刷系统

相关中文文档:Krita 自带笔刷介绍笔刷选项面板使用说明笔刷引擎选项介绍

Krita 的笔刷系统非常强大。它提供了多种按照自然笔刷建模的笔刷引擎,每个引擎的可定制程度都非常高。你可以点击 F5 弹出笔刷选项面板,感受一下密集的恐怖 (选项卡里面还有很多页)。

Krita 的自带笔刷预设 (右侧栏) 和 Krita 的笔刷选项面板 (F5)

笔尖的绘画模式 (透明度混合方式)具有“堆积”和“冲刷”两种。堆积模式会在每一笔画内部的每次笔尖印迹之间混色;冲刷模式则会保持整一笔刷内部的不透明度均匀一致。如果使用得当,既可以让画出来的东西更加自然且干净,也可以配合笔刷引擎的特性实现许多有趣的效果。

各种传感器和映射曲线控制

笔刷的各种属性都可以映射到任意一种或者多种传感器上,进行动态控制。除了数位板本身的压感和倾斜外,还有能按照笔尖移动速度、时间、绘制距离等控制输出数值的各种软件传感器,各个传感器还能指定统一或者独立的响应曲线。

笔刷预设的笔尖选项页面

支持使用 ABR 和 GBR /GIH 等作为笔尖。

4. 防抖和辅助尺

相关中文文档:防抖和平滑功能绘画辅助尺

消失点辅助尺 (画布,已建立两个消失点);笔刷防抖和吸附 (右侧栏,工具选项面板)

手绘笔刷的防抖功能在“工具选项”面板可以打开,还支持详细的防抖参数设置。另有模仿长尖软头勾线笔的力学笔刷,也可以实现防抖效果。

绘画辅助尺支持直线、平行线、椭圆、同心椭圆、曲线、各种透视等,可以通过工具箱选择“辅助尺”工具建立,然后在手绘笔刷的工具选项中打开“吸附到辅助尺”。笔刷不但可以吸附到辅助尺规定的轨迹上,还能按照透视的远近关系自动改变笔刷粗细 (映射透视传感器)。

5. 图层系统

相关中文文档:图层和蒙版图层面板SAI/CSP 图层模式复现方法

Krita 的图层面板、各种可用图层类型、部分图层混色模式

Krita 具备完善的图层系统,不但图层混合模式是现有软件中最丰富的 (76 种),还通过透明度蒙版、变形蒙版、滤镜蒙版等实现非破坏性编辑。图层可以分组。支持部分 PS 图层样式。可以通过“继承透明度”功能实现剪贴蒙版的用途。

Krita 支持 PS 的图层样式,直接或者间接支持 PS/SAI/CSP 的各种图层混合模式。具体请参考社区维护的补充文档

6. 色彩管理、HDR、配合 Blender

相关中文文档:色彩管理入门

Krita 的 ICC 色彩管理 (左)、色彩空间浏览器 (中)、LUT/OCIO 色彩管理面板 (右)

如果你对色彩管理有要求,Krita 还是少数几个完全支持色彩管理的绘画软件。它具备 ICC 和 OCIO 两个色彩管理引擎,支持无数种色彩空间,通道位深可以上到 32位浮点。能够处理 HDR 图像。

Krita 可以导出为 EXR 图像,OCIO 配置可以与 Blender 共用。

7. 切线空间法线贴图制作

相关中文文档:切线空间法线笔刷引擎

切线空间法线笔刷引擎选项页面 (左)、凹凸贴图滤镜对话框 (右)

Krita 具备制作切线空间法线贴图所需的图层混合模式、配套滤镜和蒙版、笔身倾斜传感器等,很多人用它来做材质也就不奇怪了。

8. 色板和色域蒙版

Krita 4.2 和 4.3 集中对色板、各种拾色器、混色面板进行了大幅改进,从以前的因故障而无法使用,到现在的相当好用的现代化界面,是一大飞跃。拾色器可以设置为自动将拾取的颜色指向最接近的色板颜色。美术拾色器和多功能拾色器的实心圆盘模式还可以支持色域蒙版。

Krita 的一系列拾色器、混色器、量化颜色选择器、新调色板等面板

9. 文字工具


Krita 的文本编辑器,调色板已经可用,光标处新增了拾色器,工具栏新增了字符间距设置

文字工具个人认为是 Krita 最大短板,它的大小问题特别多,还不支持自动换行。4.2 版开始文字编辑器的工具栏整合了一个拾色器按钮,并且支持调整字符间距,勉强达到了足够日常使用的水平。如果需要功能更丰富、更可靠的文字工具,可以使用 GIMP 来辅助。

10. 其他值得一提的功能

· 矢量图形 (符合 SVG 规范)
· 绘制动画动画模板
· 大量滤镜,支持 G'MIC 滤镜
· 支持 Python 脚本扩展
· 自动保存、自动备份、增量保存、版本管理

Krita 的逐帧动画制作模式

11. 中文翻译

4.3.0 版对 Krita 的中文翻译工作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版本。在 2020 年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我几乎以全职加兼职的强度将 Krita 的全套文档 全部翻译成了中文。接着我以基于对软件的正确理解,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还有与 PS/SAI/CSP 尽可能对接的标准,全面重写了 Krita 的软件界面的中文翻译。总共翻译了 44 万个英文单词到中文 25 万字 (官方网站翻译量未计入)。KDE 中国的管理员郭云鹤为 Krita 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极大支持,另外谭思楠、贾民 (Jia Min)、Henry Hu、Aster Wang、潘晓宇、Jeff_Li、liushuyu 等也对翻译工作有所贡献。

在 Krita 官方网站管理员 Scott Petrovic 的帮助下,网站对中文用户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让我可以无障碍地翻译网站的大多数内容,并进行一定的搜索引擎优化。我还针对一些大陆用户下载困难的问题添加了微云镜像作为下载的辅助手段。

Alvin Wong 为 Krita 的 Windows 安装包启用了多语言支持。我们俩分别完成了安装包的简中和繁中翻译。

由于 KDE 社区在组织和技术上的一些问题,Krita 的翻译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尽管我一直确保 Krita 的中文翻译源代码为 100% 的状态,但构建后的软件总有一丁点地方不显示中文,有些地方过几版就修好了,可别的地方又丢了。英文文档更新了一个字,就会丢掉中文翻译的整段话,我补上之后还要等同步,时快时慢。无论如何,你看到的应该是 99.99% 的中文。我本人也是强迫症但也无能为力,请多多包涵。

现在 Krita 在中文支持上残留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 (笔刷预设、图案、标签、工作区、部分默认名称等) 不能用英语以外的语言命名。我们预计在年底发布的 5.0.0 版左右解决这个问题。

12.中文社区

Krita 的中文社区力量还比较薄弱。我最近已将各个简中、繁中 Krita 社区的地址加入到官方网站,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联合互助。

特别感谢大陆 Krita 社区的菟葵,他热心为大量用户提供帮助,还专门针对官方文档的不足制作了社区补充文档

如果你希望对 Krita 的中文翻译提出建议,可通过 Twitter电子邮件留言板 等渠道联系我。

13. 需要改进之处

· 让文字工具能够自动断行、无需编辑器窗口现场编辑
· 让软件内部的输入框能够在 Linux 下面支持 fcitx
· 改进矢量工具、提供和 SAI 一样的矢量描线功能
· 改进矢量选区和绘画辅助尺工具的交互设计
· 简化笔刷选项面板

四、软件下载

· 官方网站:https://krita.org/zh/
· 微云镜像:https://share.weiyun.com/uHKk36c3

五、入门基础、全套文档

· 入门知识
· Photoshop 用户入门 Krita
· SAI 用户入门 Krita
· 常见问题

更多的功能介绍可以在 Krita 的官方网站上阅读使用手册和参考手册。

· Krita 使用手册
· Krita 参考手册

五、拖慢和卡顿问题排查

因为某些原因,许多 Krita 的新用户经常遇到卡顿、拖慢等现象。其实 Krita 对系统要求并不高,一般的笔记本的核显都能跑得很顺,排除一些常见问题一般都可以得到理想的笔刷绘制速度。

如果是在 Windows 下面,Krita 的卡顿主要由 5 种原因造成:

1. 你的下载安装的 Krita 是旧版

请前往 krita.org 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Krita 的更新频率比较高,而且每次都会修复大量的缺陷和提供许多新功能。有时候安装了新版后许多问题都会不复存在了。

2. 显卡画布加速的渲染器设置不正确

可前往:菜单栏 > 设置 > 配置 Krita > 显示 > 显卡加速 > 首选渲染器 > Direct 3D 11 (ANGLE)

这个问题将在 4.3.1 解决。以后 Windows 下面不管什么显卡都会默认使用 D3D11 渲染器。

3. 防抖和笔画平滑被设为了“最强”

选中手绘笔刷工具 > 工具选项面板 > 防抖和笔画平滑 > 关闭、基本、高级

最强防抖模式是靠延后绘制笔画并计算笔画坐标和压力平均值的方式实现的,因此打开最强防抖,笔刷绘制将滞后一些。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如果你不喜欢延迟,那么开“基本”其实已经够用了。

4. 启用了笔画快速预渲染

可前往:菜单栏 > 视图 > 取消勾选“笔画快速预渲染”。

这个功能是用来减轻巨大笔刷的拖慢现象的,但它本身是先渲染出缩小版的笔画,再在后台渲染完全版的笔画,最后偷偷摸摸替换掉。这个过程有时候在那些不大不小的笔刷上面会造成一点拖慢。

5. Wacom 数位板的“双击时笔尖间距”和“Windows Ink”设置不正确

可前往:Windows 的开始菜单 > Wacom 数位板属性 > 上框选中当前的笔 > 下框选中“笔”选项卡 > 双击时笔尖间距 (滑动条) > 把它拖小或者关闭。

再前往:(只面向一般数位板和数位屏,二合一变形本不要做这一步) “校正”选项卡,取消勾选“Windows Ink”。

六、数位板和压感问题排查

1.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Krita 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三种操作系统。其中:

1) Windows:大家最常用的肯定是 Windows,它的情况也最复杂,后面会特别展开说明。

2) macOS:只需要安装好数位板的驱动程序就行,到数位板厂商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版。macOS 本身最好也升级到最新版本。

3) Linux:一般都是接上数位板即可使用。如果不行,安装 xf86-input-wacom、libwacom 等软件包,如果还是不行,你的数位板可能不被支持。不过你还可以查一下关键词:DIGImend,它是一个支持杂牌数位板的外挂驱动库。

2. Windows 驱动程序类型

Windows 下面的数位板有两种驱动程序接口:

1) WinTab:这是传统的数位板接口,但功能最齐全。从数位板厂商网站下载的驱动就是这一种。推荐使用。

2) Windows Ink:这是 Windows 8 开始为变形本特设的新数位板接口,如果硬件支持,则无需安装驱动可以直接使用,但它的功能没有 WinTab 那么好。据我测试来看,大多数二合一变形本只能使用 Windows Ink 接口。为了兼容这种接口,必须更改 Krita 的设置。

3. 如何辨别我应该用哪一种驱动程序接口?

1) 如果你的设备是:外接数位板、数位屏、Wacom 笔式电脑,使用 WinTab。

2) 如果你的设备是:带笔的二合一变形本 (不含 Wacom 笔式电脑),如:微软 Surface 系列、联想 YOGA 730、C740/940、YOGA Duet、MIIX 520、惠普 ENVY/Spectre X360、戴尔 XPS13-7390/7391 等,使用 Windows Ink。

4. 如何正确配置 WinTab 驱动?

1) 前往你的数位板厂商的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并按照提示安装、重启。

2) Windows 只允许一个 WinTab 驱动程序。如果你有多块数位板,除非它们都是 Wacom 品牌 (它们可以共用驱动程序),否则请只插入一个设备,并卸载所有其他设备的驱动程序。Wacom 以外的厂商的两种不同设备一般不可同时使用。

3) 打开数位板驱动程序的控制面板 (每个厂家的都不同),找到类似“Windows Ink”的选项,把它关闭。

4) 以 Wacom 为例,在开始菜单打开 Wacom 数位板属性工具。在对话框下半部分,切换到“校正”选项卡。取消勾选“使用 Windows Ink 功能”的选框。

5. 如何正确配置 Windows Ink 驱动?

1) Krita 菜单栏 > 设置 > 配置 Krita > 数位板设置 > 数位板软件接口 > 选中 Windows Ink

2) 如果你的笔身有按钮,在上面的对话框中勾选“用鼠标事件读取右键/中间键”

3) 如果你的变形本的数位屏是 Wacom AES 技术的 (例如 YOGA 系列),还可以下载安装 Wacom Feel Driver,它可以把笔身按钮设为右键、中间键。这对于使用 Krita 很有好处。

6. 相关的官方文档 (中文):

1) 使用手册-数位板:https://docs.krita.org/zh_CN/user_manual/drawing_tablets.html

2) 参考手册-数位板:https://docs.krita.org/zh_CN/reference_manual/preferences/tablet_settings.html

3) 常见问题解答-数位板:https://docs.krita.org/zh_CN/KritaFAQ.html#tablets

4) 用户支持指引-数位板:https://docs.krita.org/zh_CN/contributors_manual/user_support.html#tablet-support

5) 数位板支持列表 (大陆常见型号测试不完全):https://docs.krita.org/zh_CN/reference_manual/list_supported_tablets.html#list-supported-tablets

七、总结

总的来说,我觉得 Krita 作为一个专业数字绘画软件,已经接近成熟了。或许它还没有成为所有人公认的“最好”的数字绘画软件,但说它“已经相当好”一点也不过分。它的功能不逊色于绝大多数的行业标准商业软件,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使用它来进行创作。

我可以向初学者推荐 Krita 作为他们日后的主要软件,因为 Krita 的许多所谓的“缺点”只是与 PS/SAI/CSP 习惯性工作流程的兼容性问题。

PS/SAI/CSP 用户将会遇到一些不便,但这些不便其实也不是大问题。如果一位用户要求 Krita 去适应自己的全部现有习惯,不愿意学习和改变,我不会向他们推荐 Krita。

Krita 是一个自由软件,“自由”意味着它的 GNU GPL 许可证允许任何人自由地使用、研究、修改和分发它。它的源代码是公开的,整个项目也是公开让社区参与的,和现在越来越昂贵的按月缴费且不尊重用户权利的许多商业软件相比,Krita 在道德与社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支付不起商业软件价格的作者来说,Krita 给了他们免费使用优秀创作工具的机会,不必侵蚀自己的人格去使用盗版;对于不信任大公司行事方式的作者来说,Krita 给了它们一个自由软件的替代品,让他们可以安心和有尊严的进行创作。

如果你的英语不好无法报告程序问题,可以联系我。如果我有时间可以代劳。也可以对 Krita 的中文翻译提出建议。你可以通过 Twitter电子邮件留言板 等渠道联系到我,搜索“Tyson Tan”或者“钛山”应该也能找到我出没的其他地方。

祝大家使用愉快!

附录:个人 Krita 作品展示

最后附上一些个人使用 Krita 绘制的作品。我的风格是薄涂法为主,角色设计优先于画面构图。使用最基本的自带笔刷,直接选取颜色,不使用任何图层混色,基本就是极少几个图层,野兽派,应该不是 Krita 的常见用法,因为用 Krita 的人多采用厚涂法。


原创机娘:爱理诗·罗塞塔 (低轨道任务)


原创机娘:爱理诗·罗塞塔 (天猫座/天鹅座装备)


原创机娘:爱理诗·罗塞塔 (小熊座装备)


原创机娘:爱理诗·罗塞塔 (天兔座装备)


独立游戏 Celeste 二次创作,女主角 Madeline


独立游戏 A Hat in Time 二次创作,女主角 Hat Kid


独立游戏 A Hat in Time 二次创作,Freedom Planet 2 风格像素角色设计


Sonic Unleashed 二次创作,按照实际剧情对 Chip 的表情集进行补充


设计练习,原创角色爱诗庭


独立游戏 Dust: An Elysian Tail 二次创作,女主角 Fidget 的 Freedom Planet 2 风格设计


KDE 吉祥物 Konqi 和 Katie 全套设计


本人在原创作品 Electric Hearts 电子之心中的造型


Freedom Planet 2 人物设计线稿练习,女主角之一 Milla Basset


原创作品 Electric Hearts 电子之心人物 Cloud White 白云三面图


精灵宝可梦二次创作


独立游戏 Owlboy 二次创作,主角 Otus 表情集想象


独立游戏 Owlboy 二次创作,主角 Otus 表情集想象


疯狂动物城与原创作品 Electric Hearts 电子之心的 Crossover 二次创作,朱迪和尼克的机兽想象


疯狂动物城与手冢治虫作品 W3 的 Crossover 二次创作,女主角 Bokko 在Zootopia 世界观中的想象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二次创作,动漫化风格

我的作品展示就在此告一段落吧!业余动漫水平,见笑了。

个人网站:https://tysontan.com (建设中,以后会将个人作品整理上传)。希望能见到中国有更多作者使用 Krita 创作的精美作品。

本文可自由转载。上述作品,如果是自由软件项目的吉祥物,则按照吉祥物代表的软件项目相同的自由软件许可证进行授权。其他作品一律按照 Creative Commons BY-SA 许可证授权,出发点是与 GNU GPL 协议兼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