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说人家送小明一箱苹果。打开一看,大部分新鲜青翠,有几个却已经开始变色。
小明的母亲伸手去拿那快腐坏的;十七岁的小明不经思索就抓了一个新鲜的咔嚓咔嚓啃起来。他母亲忙说,“唉呀,先吃快要坏的,不然明天坏了就得扔,那样就浪费了。”
小明觉得母亲很奇怪,说,“你从坏的吃起,到明天,那好的也逐渐变坏了,结果你就一路在追赶那坏的,你永远在吃那不新鲜的苹果。我们可以有选择性的放弃掉坏的,去追求高品质。”
小明母亲拿着半坏的苹果,站在那儿,一时说不出话来。
要说故事中的母子两人孰是孰非,那肯定不能简单用对错来判定。需提到的是两代人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他们之间因为观念不同,促使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就这个话题征求意见,果不其然,年轻一代人,好不犹豫就选择先吃新鲜的苹果,给出的理由是要懂得取舍,他们还周到地补充一句,生活环境影响选择结果。
想想也不无道理,就我而言,我会选择小明母亲的做法。在我看来,苹果没烂掉之前,我们都不可以浪费。正如前面提到的,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因为在我眼里遵循的一个原则——浪费就是犯罪。
作为一个70后,虽没经历过1960年的大饥荒,可也经历过物质短缺的时候,小时候,看到父亲到处借钱去买口粮的窘迫场面历历在目,平时根本谈不上所谓的零食,也就懂得包括粮食在内的生活必备品来之不易,对获得的东西自然倍感珍惜,一般会在没坏掉之前尽量处理掉,以免浪费,因为新鲜的东西暂时不会坏,有个缓冲的余地,于是一般都先吃快要坏但没坏的东西,以免被浪费。
还记得1994年,那时物质供应远没有现在丰富,想吃苹果相对是件奢侈的事情,哥哥单位发了一箱苹果,他觉得应该跟我分享,就放着没舍不得吃,直等我周末去时才打开,结果有些苹果已经开始腐烂有烂,看到特别心疼和可惜,为了不浪费,我们用水果刀切掉腐烂部分,然后津津有味吃了一个饱餐,连午饭都省了。现在想想当时的场面特别温馨。
至于年轻一代,选择跟我们相反,我们理解并表示尊重,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物质供应日趋丰富的年代,不愁饿肚子,这种情况之下,自然选择优而精,讲究营养,讲究质量,他们懂得取舍,不为生活品质下降来随意委屈自己,去吃一些不新鲜的水果。这本没有错,只是我们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应该适当减少点浪费。
见过有的孩子,买来一些事物,别说新不新鲜,连不配口味的他也挑出来,有得甚至直接吃点合口味的其他全扔掉。最常见的就是吃鸡蛋,吃三分之一,糟蹋三分之二,理由就一句轻轻松松的不喜欢。
现在大家都用纸巾,洁白无瑕,确实比以前的手帕卫生,柔软多了,大家都用,没必要一定远离。但要知道这些纸的原料来自树木,不是可再生资源,我们用得越多,森林覆盖率就减少的越快,环境破坏就越严重。可日常生活中浪费情况不是一点点严重,本来只需要少许能擦干净的,非得抽一大把出来,可用可不用也抽出一大团,没用上的,直接进了垃圾桶,没有人去考虑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做出努力。那
在如今物资丰富的年代,我们别以为老一辈人不懂得享受,那是因为他们穷怕了,懂了收获的东西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才宁愿吃不新鲜的苹果,也尽量不去浪费不该浪费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