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诗沉寂了数百年终于繁盛于自己的春天。
再踏上四平的土地,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情愫拴住了心扉,往事如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这是一座充满记忆的城。
四平的春比伊通早了一些,柳条上的芽叶呼之欲出,林荫路边的玉簪已经舒展开自己的裙裾,向阳的枝头羞赧的花苞悄悄吐露着芳华,虽然没有帝都的花团锦簇、蛱蝶翻飞,但是万物正在等待着一场春雨,春雨过后便是融融的春天。
一切似乎都已不一样,但是摩挲着旧时光,一切又好像和以前一样。
四平之行,满怀期待,不出去转转看看、听听学学,就觉得自己始终是个三家村人,见识浅陋,心胸狭隘。毕业十年,很多知识都模糊了,而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分分秒秒间已经诞生了无数的新事物,看着纪录片《创新中国》,那些高科理念,即使我脑洞开得再大也无法理解,《中国诗词大会》里很多的诗词闻所未闻,实在距离雷海为的境界太过遥远。真正的苟且也许是面对眼前的荒芜却只想着守株待兔;而真正的高远也许就是“胸有惊雷却面若平湖”的从容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
学习中听着各位老师的讲解,受益匪浅。于是反思,作为语文老师是否静下心来思索什么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什么时候才能柳暗花明?又如何切中肯綮从容解之?
素养需要等待。素养是一个宏观深邃的话题,是所有学习的终极目标。语文的性格是多面的,既可以富丽,也可以质朴。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活动,语文教学也是风格话的产物。当然素养不是一天建构的,现实中有很多的矛盾,就如走地鸡和白羽鸡,我们都知道走地鸡更生态健康,但是白羽鸡却占据着大半市场,这是需求的产物。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也许没有时间实现语文素养的普遍培养与提升,因为学习是一个过程,素养也需要成长,认知也是一样,可能高一的时候还认识不到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但到了高三的时候就能深入地理解了。
我们不能排斥考试。因为考试也是学生意志力、学习力等的磨砺提升过程,也是一种成长,就如衡中学生所说的:“当初可能认为是变态的学习经历,但是现在我们却爱上了这种拼尽全力生活的样子。”
语文始终是离不开读和写。多读一些书,开阔视野,多写一点东西,记录生活。理化生改变的是我们的生活,而语文改变的是我们的人生。
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播下语文的种子。告诉他们语文文字不仅仅是开启以后人生的钥匙,同样是相伴一生的伙伴。我们一边耕耘播种,一边等待春暖花开,人生有时期待一个结果,有时享受一个过程。
语文老师要不断汲养。在过去的一年里,看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看了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看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看了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看了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有的阅读可能就是快餐式的一知半解,但是即便这样,也收获良多,我喜欢梅尔的语言,诙谐中透着静谧,就像在午后,在咖啡的氤氲中安闲地任阳光穿越指缝。总有文字扣开心灵,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有的模样。我们要指导学生将阅读进行到底,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需要阅读,而工作而读,为生活而读,为心灵而读。而只要爱上阅读,成绩就不会成为束缚。
语文应该具备人文性,但同时一味地回避功利性,也不是成熟的态度。关于语文的美,见仁见智。也许争论再多,也应该思考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美的,语文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主动性的,语文的基础应该是会读会写的,语文的目标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语文的起点也该是从生活出发的。
毋庸置疑,无需咨嗟,语文始终是学科之王,之所以有人误解学与不学无差别,是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语文至善,不难众生。把语文上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把语文贴上自己的标签,我的语文我做主。过程是好过程,结果也不会太坏。
苔花有苔花的风姿,苔花有苔花的思想,苔花有苔花的春天。不气不馁,且学且思,每一节都是语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