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在一个工作上用尽了力气,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仍然成绩平平,难以收获好的回报,每天却感觉心力交瘁,上班和上坟一样。 时间长了以后,内心的不满和痛苦便会溢出来 ,周围的人都能感知到,从而使处境更加难堪。每当这时候,我们便会自我怀疑,我真的是太笨了,性格也真是差劲,我做不好事情,他们(同事或领导)真的很糟糕,我不想干了。
然而,真相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
一、工资、福利等相关的物质回报,与周围人比实在差别太大,付出与获得不从正比,如今这现实的压力又摆在眼前,难免会有想法。
二、职业和自己的性格优势不匹配。本来就喜欢安静的环境独自工作,偏偏让你在大街上买东西,本来喜欢与人交往,却叫你在档案室里一个人整资料。
如何才能让自己跳出这个怪圈找到合适的职业?
对于第一个原因。
要看行业趋势,想了解一个行业,你看看招聘网站也好,问问同行也好, 大体了解这个行业的性质,可以估计出这个行业什么样的人能拿到多少钱,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有自己的机会。
举个在知乎上看到的例子,当然自己恰好也在这个行业,深有体会:比如机械行业,刚入职,大概3K-4K,做个5-10年,大概5K-8K,再往上走你能有幸成为专家级别的任务,当然至少是百里挑一吧,月薪能突破一万大关,不然就职业生涯从此定格,6K左右拿到退休算好事。而若是在当今这个风口——互联网行业,刚入职4K左右,一年后就能达到6K ,三年后自然早就突破10K的是大多数,五六年后稍微努力点20K也占到一半。
而这两个行业区别在于:
机械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大多数重型企业,现在几个老板玩的起,轻型企业呢,大家仿制起来,速速的,只能在廉价竞争里,紧张度日,在这行里有钱的人是老大,资本是最要紧的,做事的好太好找了,毕业的小年轻一波波的走出来,几个月就能画图上手,一个办公室有个把懂行的指导指导就OK。互联网行业呢?典型人才密集型企业,在这个行业里,大部分工作都要靠人脑完成,新技术又不断涌出,经常缺乏懂行的人才,所以对人才自然就上心。并且若是你有才,再叫上两个有才的小伙伴,随时都可以自己搞个公司。
对于第二个原因。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在这个分工极具细化,职业种类成千上万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去压抑性格适应工作,性格也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性格都可能获得成功。重点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
那么说一个我们可以用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来源于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文章——用两个指标,追踪适合自己的人生。
哪两个指标呢?
第一个指标是专注。
关注一下,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觉得无聊,心不在焉,身在此处,心却飞远了?比如自己,自然是做家务的时候。
什么时候会专注到忘我,忘记时间,甚至也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比如自己,自由写作啊,一写起来就很高兴亢奋。
所以——关注自己什么时候专注,哪怕只有很短时间,都是你兴趣和优势的痕迹
第二个指标是精力。
关注一下自己做什么事情特别容易疲劳,做不下去?比如我,让我去和孩子一起,配合他玩耍,真的很容易疲劳。
那让做个做什么事情总是精力四射?写作,给人出主意, 做自己能做主的事情的时候。
不过精力是优势和价值的集合
你能做好的事情,并不一定会让你特别享受,只有那些你有优势,同时也能持续获得正反馈的事情,你才会精力充沛,越来越带劲。简单来说就是 精力=优势+价值。你觉得你很厉害,但是没有获得正反馈那也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的。
那到底如何操作才能找到这适合又感兴趣,还能带来正反馈的职业呢?
1.每天做3件对自身成长有价值的事情。
2.每天做三件事的时候,增加一个,记录自己每天特别专注,有精力的事件和反面事件,并在后面给予他们评分
3.每周能记录五到十件事情,收集十个以上的事件。
4.用AEIOU法 进一步分析和聚焦,找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或事情带来好时光和坏时光。
A活动Activities
你实际上在做什么事?是有组织,还是无组织的活动?是否扮演团队领袖,还只是参与者?
E 环境Environments
环境深深影响我们的心情,请留意自己参与活动时,身处何方。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I互动Interactions
当时互动的对象是一个人还是机器?正式还是非正式?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互动?
O物品Objects
你是否和任何物品或装置互动—pad ,手机还是其它?是什么物品带来或者加强的投入的感觉?
U使用者Users
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身旁有谁?身处什么组织内?他们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体验?
记录下来,你便会发现自己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从事什么种类的工作,再结合行业趋势来选一个回报高和自己适合和感兴趣的行业吧。
感谢您抽空阅读,如果认同我的文章,麻烦您帮我点亮小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