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花了三天时间,每天月30min-60min左右
在看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想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模式,尽然大多数是很荒谬的。
感触最深的有如下几个观点:
1,纠结于沉没成本,这是大多数会犯的思维错误。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已经坚持了较长时间并且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即使没有那么有信心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也不愿意就此放弃。这样便会增加更多失败带来的损失。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冷静下来分析未来趋势和成功概率。如果分析结果不乐观,尽快停止输出,尽快找出减少损失的替代方案。这一时的“舍不得”和“可惜”也许带来的便是更难以收场的后果。
2,互惠偏误,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纠结的点。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学会麻烦别人是最好的情商。我便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建立更多的联系,从而产生更多的情感。人和人之间,也正是有了互惠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未曾听过的观点,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有些赠与,是带着目的的,如果你接受了赠予,却未能实现他的既定目的,便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3,确认偏误之一,就是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矛盾的新信息。当有了一个新的idea或者方案时,大家会沉迷于这项方案会带来什么益处,完全看不到与他对里面的内容。这个时候,如果你的脑海里出现了“特殊情况”,请一定记下来,并且认真分析,这个特殊情况。同时,我们一定要珍惜,在我们身边,给我们提供反对意见的人。
4,对比效应,书中提到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兄弟二人制作西装,有人来购买西装时,两人便一唱一和的扮演着发生误会,让购买者以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人们更愿意接受,对比下来更优惠的产品。
5,回归均值,这个值是某些指标或者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回落的状态,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把这样的回归均值误认为是某些人员的功劳。
6,选择的悖论: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选择范围大会导致做出更差的决定,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我们永远做不出完美的选择。
7,规避损失,损失要不同样多的收益是我们影响更大。恶比善对我们更有影响力。所以,走在大街上,一张凶恶的脸要比一张友善的脸更容易引起我们注意。
8,认识失调,我们也许撒点小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