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惊世前作问世时距离我出生还太遥远,所以在看这部影片前我只看了官方发布的“大事年表”。初次得知这部电影还是靠“靖王凯”的推荐。
还是建议大家去看一下前作,这样如果能接受这种风格,续集也能理解得更顺畅、更深入;如果不能接受,也给自己省了一张票钱。而且强烈建议大家为了更好的观影体验争取买2D版,3D版的昏暗真的大大降低了观感(反正我是全程摘眼镜戴眼镜)。
继承了前作的赛博朋克风,那种阴郁、昏暗、困惑让人感到压抑,不是那种低质量影片的无聊和烦躁,而是那种马上要靠剧情推进来呼吸的窒息感。所以请来维伦纽瓦拍这部电影真的很合适,从之前的《降临》就能看出来维伦纽瓦的缓慢叙事风格,真的……很……慢!
各种人物都很丰满,高司令从头到尾在“我是谁?”的自我拷问中发展,从一开始忠诚的9号复制人银翼杀手,再到发现复制人繁衍生命的痕迹,反思复制人是否有灵魂,再到质疑自己记忆是否是植入的。
剧情层层推进,结尾还有反转。两个半小时时长,让剧情不那么赶,娓娓道来。
全片整体营造了一股凄清氛围,黄沙、暴雨、飘雪、寒风,都让画面显得那么神秘,那么孤寂。这一方面摄影功不可没,加上虚幻的特效和紧张的配乐,既惊悚又凝重。
其实《银翼杀手》系列,还是在寻找复制人的自我定位,这部2049更加清晰,探索复制人是否具有灵魂。是否像开头的萨珀所说的9号复制人“只会干这种脏活,从未见过奇迹”?之后K开始不断地验证自己记忆的真实性,从确定到反转,我认为是他获得灵魂的过程,他从“无知”到能理解后来戴克所说的“有时候爱一个人,是要变得陌生”。
试想一下我们,也是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不断具有和更新着自己的思想,从而有了自己独有的对事物的价值观,有了自己判断的标准,有了自己归置轻重缓急的规则。从而“我思故我在,并非皮囊身”
高司令最后抚着伤口躺在台阶上感受雪花飘落,与之前在冷清的街道上用手掌感受并不相同,看似在感受雪,实则在感受自己,从之前的冷冰冰到能体味人情冷暖。他可以“为同类牺牲自己,做出了最具灵魂的选择”。即使在人类环境中,这种精神也难能可贵吧。
探寻自己从来都是孤独的,没有人知道你在寻找一个怎样的自己,看似很简单的人性和灵魂,却需要经历漫长的搜集、整理、内化和行为。进行探寻的过程也是进化为人的过程。
所谓灵魂,是皮囊内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却可以指引我们一切的行为。或好或坏,或高尚或卑鄙,或清清如许或浑浊不堪。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和灵魂,都是源于探寻时是服从了欲望还是判断,从而如科技分流般划分到不同领域。有人可以整日助人,帮助同类,哪怕损失自己的利益;但也有人会为了自己,哪怕牺牲他人,也要千方百计保全自己。
有人不会自己去探寻,因为孤独总难忍耐,他们宁可去停留在一个闲适的底线下生存,物质得以满足即可,从不顾忌精神。但也有像K这样的人,起初的木讷正是善良所在,从不想损人以利己。
无论如何,既然我们生而为人,就要去顾忌那虚无的灵魂,去关心除自己外的个体。因为虚无,所以没有物质带来的实在苦乐,因为“爱”人,所以无形多了一份释然,也算是一种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