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在当下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这些随处可见的智能产品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加快了社会前进的脚步。智能产品似乎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已经交到了智能系统手中。
从2016年开始,AlphaGo曾击败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顶尖选手在人工智能面前也曾感到压力倍增。前不久,柯洁对战名为“符合预期”的AI,虽取胜,但扔不免感慨一番,称“很艰苦赢了下来”:
可以看出,AI的发展速度要比人类的预期要快得多,也许对于AI来说正是“符合预期”?
今年5月,人工智能小冰的诗集正式出版,人们对此感到惊叹,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机器人是否具有创作以情感和想象为基础的作品。
微软研发的“小冰”除写诗外,还具有唱歌和财经评论的能力。据报道,小冰先后登陆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四个国家,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
虽然小冰目前还无法准确通过算法完成等同于人脑计算复杂程度的工作,但是就现在来看,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思考和行为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突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大规模地融入人类生产环节和生活环境,完成一些简单甚至较为复杂的工作。
(图片来源于凤凰网)
这并非夸张,近些年,不少国家地区已经投放使用机器人来进行服务,柜台机器人、跑堂机器人甚至送餐机器人都已出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担忧:常年工作于流水生产线的人和其他一些从事简单流程工作的人是否会在未来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机会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
机器人是人类的助手,而不是主人
人工智能虽能模拟人,但毕竟靠着运算来表现,无法掌握真正的情感和人类思维。相对于复杂的人脑来说,机器人的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和单一,这是他们区别于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不管未来技术多么发达,在处理工作时,仍需由人来进行主导判断。
人机交流的局限性
也许你会觉得机器人更懂你,那是因为它已经通过数据积累完成了对你的“印象”。不管怎么说,在一些复杂情感、细节的处理上,机器人是无法超过人类的。
无休眠的劳工
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给传统的雇佣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人类相比,机器人更稳定,且无需长时休假。在这波冲击下,可能会有一些传统简单岗位被调整,不过,对于真正需要逻辑思维和复杂操作的工作来说,机器人恐怕就不能胜任了。
所以说,在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中,我们也许无法避免机器人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改变,而可以确定的是,不论在哪个时代,只有勇于突破的人,才能不被排斥于浪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