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易经对角色扮演及系统排列的可能贡献
以下的论述,很多是笔者早年任教牛津大学时与亦师亦友的二位中国学教授—VAN DER LOON 和HAWKINS的多次研讨得出的结论。可惜之后大家事忙而没有专著,但亦特此指出及鸣谢。
易经除了智慧系统(主要是儒家流派)、修炼和法术系统(主要是道家流派)和预测系统(占卜星相流派)之外,还可以是一个具备心理调适果效的轨仪调适系统。这套调适系统,注入应用心理学的角色扮演和系统排列里,正可丰富它们的内容,增加理论的深度,和补充技术的缺口。
5.1变易、不易、简易
易经的智慧,就是以上“三易”。
变易:自然事物(天文地理,风泽雷山)和人文事物(家庭,组织,个人)都是不停无间地生灵变动的—“生生之谓易”(以下引文,都出于易经或易传)。“生生”的过程,表面看来是纷乱的,既不稳定也没有规律的:“进退无恒”,“上下无常,刚柔互易”。
只靠常识总结不出恒久的道理---“其道也屡迁,变动不居”。
不易:纷乱无常的变易,表面无常互易,其实是有可掌握的不易规律的---“天下之至动而不乱”。方法就是找寻简易的分类。
简易:把各种现象概括起来(“近取诸身,远取褚物”),简易化分类,看到一种事物“亦是”另一种现象(例如天亦是父,地亦是母),事物与事物基本同类,可用符号或典型(“象”)作其同代表。用典型分类,便发现只要几个大类便简易,容易地概括万千事物现象(“其取类也大”)。
5.2易即佾(音易)
类构成系统,不同层次的系统,都是由小数类别构成,都是基本对称均衡,可以用算术或几何原理构成的阵式。这些有规律的阵式,称为佾(音易)。不同层次的佾系统有不同数目的典型(类或象)。常见的佾,由数学阵式或类的数目而得名:
(单字的)佾/两仪:一切事物概括分作二大类,两个典型;2的1次方。两大典型,就是阴阳,模拟乾坤、天地、刚柔、日月、男女、父母、夫妻、上下、后前等等。
二佾/四象:四大类,2的2次方,或2阶幻方。四大类,就是阴阳相交而成,模拟东南西北,上下古今、木火金水(加上土在中央成五行)等等。
三佾/八卦:八大类。2的3次方,或三阶幻方,又作九官,也就是古洛书。八卦由阴阳与四象相交而成八个方位,卦名乾、巽、离、艮、坤、震、坎、兑。模拟八种自然现象(天、风、火、山、地、雷、水、泽)及家庭的八个典型成员(父母、长中少男、长中少女)。___留意典型家庭是核心两代式的家庭,不是三代四代同堂的。
八佾/六十四重卦:六十四类,2的6次方,或8阶幻方,64个传说故事,46个“游戏”。
圭/辟卦/子午流注:按十二时辰/生肖/经脉分为十二类,3积4幻方,见于商易归藏及黄帝内经。
5.3 佾的常态与病态
健康的佾(即易)系统,是对称均衡,角色合乎序位的系统(“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各个系统角色要“合其序”,“不失其正,”“得位”、“位正当”、“不出其位”、“中行”、“中节”、“正中”;角色与角色要“相得”、“相应”、“相承”、“合志”。
佾系统失衡,可以有几个原因:
角色把互动绝对化,要求尽善尽美,满招损,既济而终于未济。
角色错位:“位不当”、“失则”、“行失类,中未得”,例如长子错位少子。
角色与角色不相得:“不可以有辅”、“不能正室”、“ 近而不相得则凶”、“乘刚”(下凌上失序),“失上下”,例如长中女争宠。
正常发展过程,均衡之后必然失衡:“危者,安其位者也”,“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正常发展过程,改变了既有的情况而发生:如“干父之盅,历,终吉”(儿子为父辈的纠结负上责任,必然失衡危险,耐心等待新的均衡到来)。
根本原来以为理想的系统就不对称不均衡,所以系统本身有了失衡的种子:“刚柔相磨,八卦相荡”,由阴阳两仪和八卦本身内部产生的。文王八卦方位(乾处西北,坤西南)记述了七千年前的古天文观象(“天常倾西北,极星不得居中”),八卦本身偏西北不真正均衡,所以自内部产生“八卦相荡”。以八卦方位来排列核心家庭的角色,便发现父母子女的空间(即心理)距离一开始便不可能完美(见5.5表),种下变易的种子。
5.4 回复均衡常态
易经和易传提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占卜
修炼智慧认知,即“易心”:“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静坐冥想:“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道道天下”。
佾轨仪即系统排列:通过角色扮演,建立佾场,和用序位的重新确认、情绪释放、谈判、行为和仪式的进行来达到回复均衡。
5.5 佾轨仪:建构戏剧牵力的捷径
佾轨仪进行的舞台,周代王室诸侯称为明堂,明或日月即是易,说文解字:“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明堂就是易堂,进行阴阳角力调适的舞台。
据大戴礼记,明堂“凡九室、上圆下方……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明堂是以三佾或三阶幻方(或九宫)按东南西北成阵缩影的实体世界的力场。
不论是莫雷诺的心理剧或海灵格的系统排列,角色扮演者登台之后总要暖身一段时间,找寻相互的空间距离和自己应占的位置,才能建构戏剧牵力,驱使各角色融为一体的演出。易经的明堂佾轨仪,提出一条建构牵力的捷径:只要家庭成员站在应有的八卦方位,位置便是大致对了,只要微调相互距离,便建立了牵力,减省了不少暖身动作和时间。
5.6 明堂易轨仪的步骤如下:
“立象以尽意”:简化类别,以八卦方位即最多八至九个角色。“立”角色即找出扮演者来虚拟实体世界人物(“尽意”)。扮演者按礼记称“尸”(如用物件则称“俑”)。尸或俑可代表人物、天地、上帝、社稷、山川、后土、五祀(各种工作关系)等等。尸可邀请、可委派、可占卜决定。夏代尸站着,商周可坐下。主持人称作祝、宾、价、僎,统称儒。尸做代表可以模拟真实演出,因为佾场的牵力(气)令到发生“尸居余气”。
“说卦以尽情伪”:把扮演者按卦位排列,如代表父亲的站西北,母者西南,长子正东,牵力建立便产生压抑情绪的释放(“尽情伪”)
“系辞以尽其言”:谈判或即兴对答或旁述分析来作个角色的情绪思想交易。即兴的对答,有些记载在诗经里,例如小雅的“天保”、“楚茨”、“常棣 ”、“信南山” (“万寿无疆”)就是这类对答。
“鼓而舞之以尽神”:改变行为、或进行激动心神的仪式,达到深刻的认知觉察(“尽神”)。
6、结语
易经和相关系统对应用心理学的多位大师开展角色扮演起了一定的影响。
把易经中的佾轨仪技术注入莫雷诺的心理剧和海灵格的系统排列,丰富了这两种技术,增加了它们的理论深度,这东西相结合的心理调试技术,可以称为“易经系统排列”,笔者进行这种疗法多年,发现易方位减省暖身时间同时增加牵力,易智慧亦令到觉察和谈判较顺利进行,疗效亦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