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网络
文/心素如笺
爱莲说:楔子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落入凡尘
故事:
天地生万物,万物各有其美。
富贵之花的牡丹更是让一众人喜爱,
然而,那朵莲,却孤零零地在水池中含苞待放,满池的荷叶,竟然只有她一朵亭亭玉立。
她来到凡间前,那些朋友们,都曾告诉她,人间少有人可以赏识到莲花的精髓。
可是她,却义无反顾降临人间,接受最污浊的、并最冷清的考验。
这次,她来到了人间的小池塘,这里一片混浊,污秽不堪的泥土掩盖着她,喘不过气来,她苦苦熬了许久才终于冲出了水面。
可她,没能想到,周围人对她不理不睬,后来,她听过往的人说着牡丹。
二、含苞待放,为良人
她熬过了泥泞,挺过了污浊,一身洁净立在水中,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直,可终归没人为她驻足,
碧绿色的莲叶,层层叠叠,远处是朱红的亭楼,蓝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那些云簇拥在一起,竟好似巍峨的雪山。
而她淡妆静卧在荷叶上,犹如一位身着白纱的仙子,她用花托遮掩着自己脸庞,娇羞地低着头,在一阵清风里,半遮半掩着。
她整日凝思,不知花为谁开。
三、一身洁净不流俗
其实,她本来,可以独自开花,待花落时,便可归去,但她,不想自己白白开放一次,无法给这个污浊的世间一滴洁净的雨露。
她不想丢去自己一身洁白,去换红衣,也不愿舍弃周身静雅,去换安逸,更不会屈心抑志,变得曲曲折折......
可有一天,有人竟然要拔掉她,把这个池塘夷为平地,说是用来种其他的花。
她有好多的碧叶都被扯去了,她疼了一夜。
她明白,菊花年年开在秋季,是因为有陶翁爱惜它,也懂她。至于她却没有一人欣赏,爱护,也许,她本不该来这里的,这里的人从来不会怜惜她。
她,有点儿蔫了,她不打算开花了,不想留下种子,让后人遭受这一切。
这个夜很长,月色朦胧,那么美好,她一身的洁白,甚至可以与月相呼应。
月,高高挂在天边,而她抬着头儿,打着精神,眼巴巴地看着美丽的月亮。
月见她神情落寞,送她一缕清香,这简直是香远益清。
四、一见倾心
在天明前后,有一位书生闻香而来,看到莲,不知不觉间竟然痴了。
这朵花儿,洁白无瑕,虽身处泥泞,竟然片叶不沾污渍,为花不亢不卑,亭亭玉立,香气淡雅,不生枝蔓,犹如君子一般。
莲,透过莲叶,看到那个人,心中欢喜,伴着清晨的日光,开放了,那香有又远了一分,那白又亮了一度,周身笼罩着雾气,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清晨的露珠在硕大的荷叶上流转不停,让她整株花有些俏皮可爱。
五、夏日甜心
从那天后,书生每日都来看望她,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因为他,没人再伤害她了,整座池塘被保了下来。
有时,他会抚琴,而她在风中起舞。
有时,他会吟诗,而她在雨中点头。
还有时,他会饮酒,而她在月色朦胧下静静陪着他,散发出清香让他醒神。
他喜欢划船到她身边陪着她,也喜欢用荷叶遮盖这脸躺在荷花丛中小憩。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六、留得残荷听雨声
但,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要来临了。
那天雨下的很大很大,他来不了了,小荷花,越来越虚弱,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一片洁净的莲瓣被打落在水里,接着一片又一片,在水中的花瓣,被鱼儿拖入水中,落入池地一片污泥中。
她想尽办法,留住那仅剩的一瓣莲,等着书生。
书生还是在雨未停时就赶来了,看到莲竟然变成了这样,心中悲不能抑,泪水一滴滴和着雨水倾落,仿佛,这接下来的雨都好像他的眼泪。
莲看到他如此,不忍离去,在最后一瓣花去后,化为莲子,等待与他相遇,她还把残荷尽数留下,因为这里藏着她的来世盟约。
可惜,雨停了,他听不到了。
后来,书生总还是来到这里,看着满池的残荷心中无限落寞与孤寂,直到又一场雨来临,雨敲击着荷叶,韵律像极了他曾弹奏的曲子。
那音律似乎穿透了他的胸膛,在他的心弦上再次弹奏,渐渐地,他听到了她的话。
“你不要难过,明年,我还会来见你”。
尾声
第二年夏,她果真又来了。
其实,她没有走,而是一直变成莲子在水中沉睡着。
往后,她开了一年又一年,书生还是到了命尽时,而他的子子孙孙却也爱上了莲花。
而如今,这世间果真还有清净之莲如期而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