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档名为《声临其境》的节目让“配音演员”这一职业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吸引广泛关注。
前段时间,国产游戏《恋与制作人》当中的四大“帅哥”俘获了少女们的芳心,其中,四位人物的配音请到了当前国内四位颇具人气和影响力的配音演员进行诠释,这为游戏本身增色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配音演员的独特魅力。
那么,在中国,配音行业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配音演员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如何?这一职业背后究竟还蕴藏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呢?
1、中国配音的芳华时代
说起中国的配音,不得不提及曾经有过的黄金时代——译制片时代。
彼时刚经历改革开放,人们对于优秀的文化娱乐产品兴趣高涨,因而迎来了一波引进高潮。那时候,配音可以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大致分为上译(上海译制厂)、辽艺和长影(辽宁艺术剧院和长春影视制片厂)、广东和台湾。
译制作品《追捕》、《佐罗》、《茜茜公主》、《巴黎圣母院》等影片都是当时的经典之作,为一代国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同时,也让像童自荣、丁建华、乔榛、毕克等老一辈配音演员为人们所了解,他们是中国配音行业的先驱,为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时至今日,中国的配音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
译制片日渐式微,但二次元文化和电影电视剧产业却迎来快速增长,因而在配音的形式和种类上日益多样化。
但有意思的是,关于当前中国配音演员的数量,笔者翻阅过众多业内人士的访问后发现,一般认为全国较为主流常驻的配音演员数量为千人。
数字难以精确统计的原因在于:当前大多数配音演员只能算做是“散户”,一般是等待配音导演来找人进行影视剧或者动漫、游戏的配音。一个工作完成后,大家就各自散去,等下次工作再聚到一起。
这种模式增加了配音工作的不确定性,也使得配音演员数量基本能用一字以避之:少。
2. 中国配音演员数量为什么这么少?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首先来看国内培养配音演员的机制。在当前,配音并不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而仅仅作为一门艺术类的专业课程。
在过去,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曾在2002年开设过一个专业配音班。在这个班级里,影帝黄渤、配音导演褚珺、当前诸多偶像剧男主角配音边江、《大圣归来》的大圣配音者张磊等都是这个班的毕业生。
不过,这样的专业班级仅有过这么一次尝试。国内高校总体而言十分缺乏为社会输送配音演员的能力,因而当前的配音演员基本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
师傅领进门,往后还需要大量的个人前期积累。这个过程业内普遍认为需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主要打磨的是配音的基本功,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更快地上手,找到自身风格定位。
配音演员在学徒阶段,收入其实很不稳定。因为他们要经历诸多“试音”的挫败。如果试录最终没有被录用,那么所有前期的工作投入都不会获得劳动报酬。所以配音学徒有限的收入无疑给全职配音员的培养造成阻碍。
除此之外,著名配音演员季冠霖老师曾对这些被称之为“棚虫”的配音演员们,有过一段经典的日常总结:
“每天一睁眼就进棚,出棚就闭眼睡觉,不见天日。”
为了保证收音质量,录音棚一般环境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夏天不能开空调(仅少数录音棚配有超静音的空调),冬天不能开暖气。这种情况如果是单人配音还好一些,如果是一群人一起,即使没轮到你配音也必须保持姿势不动,防止摩擦声响。这样多人长时间呆子啊一起,经常录到缺氧也都不是新鲜事。
大多数不知名的配音演员,日复一日在棚内录音,有时考虑到录音棚租借等因素,配音演员也经常要面对加班、通宵等情况。长此以往,很多处于学徒阶段的配音演员会提前选择放弃,退出配音圈。
知名配音导演褚珺就曾透露过配音圈里的“二八定律”:“80%的作品是由20%的配音演员完成的,淘汰率高是这个圈子的一大特征。”
3. “中国特色”的配音演员
在国内,配音演员大致分为南北两个派系。南派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代表的配音演员有狄菲菲、黄莺、翟巍、刘北辰、李晔等,他们都曾是上译成员,不仅承担了译制片的配音,其业务范围也涉及游戏、动漫等领域。
北派则是以北京为中心,姜广涛、季冠霖、乔诗语、边江、张杰、宝木中阳等人为代表的知名配音演员,他们将影视剧配音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在国外很多国家,影视剧的配音基本都是由演员本身来完成的。但为何偏偏在中国形成了影视剧配音这样的热门板块呢?
原来,国内的影视剧受限于制作成本、工期以及拍摄场地等多种原因,拍摄现场难以同步收音,演员自身又排满档期,很难抽空自行配音;其次从成本角度考虑,专业配音演员相比演员本身配音速度快,能节省工期和租借录音棚场地费用;此外,当前个别演员也确实存在台词、演技不过关,需要专业配音演员进行“再创造”的情况。
总体来看,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剧配音产业是当前影视剧快产快销的产物,并且还将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快速增长。
放眼国外,尤其在配音行业盛行的日本,他们会给配音演员另一种称呼——“声优”。关于声优的运作其实已经形成产业化:声优们不仅仅只是幕后的背景音,他们还走到台前,从事配音之外的主持、唱歌、影视等活动。
在国内,这样的形式也已经被引入。包括上海的“音熊联萌”还有北京的“北斗企鹅”就是国内少数的专业配音演员运作公司。
目前,国内知名的配音演员也正依靠自身影响力,为配音行业的发展贡献个人力量。“甄嬛”配音者季冠霖已经开设了自己的培训学校,由她本人运营的公众号“冠声学院”也时常会推送一些配音小知识。而著名配音姜广涛所创办的光合积木在给众多影视、动画、游戏配音的同时,也参与有声小说、有声漫画、广播剧等各类有声作品的创作。
不过对大部分的配音演员而言,他们仍然还是如上文所介绍的那样,持续着搭班子的工作模式。
伴随如今动漫、游戏等行业的兴起,加之互联网时代下年轻群体对于配音职业的关注,配音行业迎来上升发展时期。不过,目前已经存在的新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比如,配音行业开始出现的“挑词儿”现象:配音演员单独录自己的角色,缺乏情景化的对戏,其结果就是配音导演需要扮演对戏的角色,即为“挑词儿”。这种分别录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配音的质量。
总结下来,具有中国特色的配音市场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如何处理好发展过程中显现的难题和痛点,必将成为配音行业后续发展的一大挑战。
因此,这条路,刚起步,路还长……
作者:丁一 编辑: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