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文摘》6期转摘《今晚报》文化随笔:有些功课急需补

        有些功课急需补    鲁先圣

      去杭州参加一个会议,在回来的火车包厢里邂逅了一位杭州萧山的民营企业家。我们年龄相仿,而且包厢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于是很快就聊了起来。他听出来我是山东人。他说,他就是去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的曲阜师范大学听国学课的,每个月都要去一次,一次在那里三天时间,听一位博士生导师讲国学。

      我很吃惊,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每个月以朝圣般的虔诚态度坐火车从杭州来山东听国学课,实在是不多的例子。他告诉我,他的企业是生产空调设备的,做的很成功,他已经是资产十几个亿的老板。但是,这几年以来,他很困惑,企业做的越大,他越感觉自己人文功底的匮乏。甚至,他去日本、美国等国家考察的时候,发现那里的企业家运用我们的国学知识管理企业得心应手。尤其是日本,他每一次去,都会受到极大的震撼,日本的企业家对于我们的国学可以说都造诣很深,很多时候,听人家讲我们自己老祖宗的学问,感到无地自容。

      对于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国学知识的匮乏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我们读书的时候,课本上的国学份额是很少的,几篇古文,几首古诗而已。那么,现在我们孩子的教科书里国学的分量有多少呢?我拿出来孩子用的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发现有2篇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辨日》,然后就是放在最后的10首古诗词。国学共计占了12个页码,不到总页码174页的十分之一。我又看了初中的语文教科书,发现国学所占的比重基本也是如此。

      我们看看日本的教科书吧。我从一位旅日学者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这样的介绍:在日本的一本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中国国学的内容,有“中国的诗”“中国思想”“中国散文”“中国历史”四部分。中国的诗,在这本教科书中出现的有曹植一首、陶渊明一首、王翰一首、崔颢一首、王维两首、王之涣一首、王昌龄一首、李白四首、杜甫四首、柳宗元一首、白居易两首、杜牧一首、李商隐一首、王安石一首、苏轼两首、陆游一首。而且每首诗都是汉文书写,用日语注音,并且对词句有注解,诗的最后注明选本如《唐诗三百首》等。有的诗很长,如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是全诗。中国思想部分,分别是《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的选注。中国散文部分,有郦道元《三峡》、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柳宗元《钴鉧潭记》、欧阳修《张仆射》和蒲松龄《种梨》。此外,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作为郦道元文章的参考,用干宝《搜神记》中《徐光》一篇作为《种梨》的参考。中国历史部分共有5篇,四篇来自《史记》,分别是“陈胜”“窦皇后”“老子”和“田单”,一篇是来自陈寿《三国志》的《诸葛亮》。

    全书正文是254页,而中国的国学部分,这部教科书用了整整100页,占全书的五分之二。

    在日本的语文教科书中,中国的国学部分竟然占了五分之二的份量,而我们的教科书占的份额还不到全书的十分之一,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杭州的企业家朋友感叹国学功底不如日本人了,为什么自己在人家面前感到无地自容了,他为什么要每个月坐上千公里的火车到孔子的故乡补习国学了。

    我们自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很多年轻人,在谈到国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脸的茫然和无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急需补的功课 文/鲁先圣 去杭州参加一个会议,在回来的火车包厢里邂逅了一位杭州萧山的民营企业家。我们年龄相...
    鲁先圣阅读 455评论 0 2
  • 12年,大鱼海棠终于上映了。 豆瓣评分在短短几天从8分以上一路跌到只有6分多。 虽然现在豆瓣的电影评分已经大不如前...
    斯斯CASS阅读 249评论 0 2
  • 年初八的清晨,隐隐约约还有放炮竹的声音,不甚吵闹。 薛芃坐了一整夜,乏累的很,感觉到窗外已有暖融融的光晒到身上,不...
    他朝两望阅读 845评论 2 2
  • 最喜欢的是秋日,金黄,深红,翠绿的树林交织出绚丽的秋色
    萨兰格尔阅读 364评论 0 0
  • 我在想,可能我没有很喜欢很喜欢你,就是和之前喜欢一个人不一样,没有那种为了喜欢的那个人就可以好认真好努力,狠狠的付...
    Banyancave阅读 5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