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术.独处

读书

我为什么要读书?自从我自认为有了思考能力以后,我每年至少有两次这种疑惑,这种疑惑一般来自于读了一些不是这个年纪能理解的东西之后,在思维上产生的异常反应。有时候儿能自己通开,有时候儿堵也就堵了,有时候儿就需要借助外力。可能是朋友之间闲谈的几句话,可能是电影里的某个镜头,甚至可能是走在路边儿的人。

《论语》里边儿有句话: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挺庆幸的,身边儿有几个爱读书的朋友,也有在我产生困惑之时能够“解蔽”的老师。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好奇才会去探索,在这个探索,了解,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黑暗,会经历不幸,甚至会遭遇生死离别。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被包裹了起来,就像是孤身一人闯入了敌军的千军万马之中,如何能突围?

有人依靠强大的内心,有人借助外界的帮助,我依靠着自己的本心和枕边案牍的书,杀出重围。万幸,赢得次数多!

读术

术的本意是城中的道路,在这里是方法,策略。读书也要有方法和策略呀,要不然真成了没有头绪,没有思考的应付之事了。

读书得有乐趣,也得有痛苦。有喜欢也得有讨厌,因为都是体验,都是经历。

我习惯买书,不太喜欢借书。

因为读书的时候找不到书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残忍的折磨,比如:我想读《苏东坡传》,我知道我朋友那儿有,等到书被我借回来的时候,十之八九的可能就是我没有再读它的想法了。

我习惯读书的时侯在书上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人的说法,但是我自认为从中受益不少,《战争论》上有三遍批注,《民国风度》上至少也有两遍批注,不同的时候,看相同的书,不仅思考的角度不同,思考的程度也不同。如此美妙的体验,我只在两件事中感触颇深,除了读书,就是喝茶。

纸质书是奢侈的体验,电子书是平常的消遣。

都读,但是电子书对我来说很少接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很难习惯,我不反对,只是觉得自己不太适合。都好,传道就好,材质只是个载体。

独处

读书的路越走越孤单,但是我知道,前面的路会越来越开阔。

思想自由,精神独立,我愿意与世界相拥,也愿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掩卷沉思。

后记:阅读可能不会让所有的人都接受,或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书中找到那么多的乐趣,发现那么多可爱的东西,但书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产生美好连接的最好的方式。

如果你不能从书里发现美好,或者,你并没有这个耐心去用这种方式发现美好,那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吧,毕竟,能通向罗马的有很多条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40评论 9 209
  • 荷尽秋凉蝉声切,举杯邀月影婆娑。 梧桐叶落秋水咽,半梦半醒声声别。 ——(初秋.蝉语)
    文若男阅读 1,683评论 7 12
  • 多边形在设计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网站设,很流行。这种设计风格的特点是低细节,面又多又小,高度建模,经常配以柔光...
    茂趣创意阅读 8,688评论 4 23
  • 忙碌的都市生活却总喜欢在你开心时来个棒槌,刺激刺激你。有人因为今天的工作出了纰漏,惨遭领导痛骂,甚至于否定了多天来...
    一颗懒蛋蛋阅读 2,047评论 0 1
  • 一 我是个灾星 起码是我自己这么认为 从小身边灾难不断 我却不会受到伤害 二 今天是18岁生日 去山里的路上 公交...
    阿名名阅读 1,4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