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古时候,消暑能力有限,面对酷热,古人似乎只有两个字,一个是“逃”,一个是“熬”。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偃仰茂林逃酷暑”。如何“逃”?深藏。“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到林中、到水边……躲避烈日。

如何“熬”?熟睡。陆游有一首诗,题目就很有意思:《逃暑小饮熟睡至暮》,小饮然后熟睡,一直躲到梦里去。苏轼同样以酣醉和沉睡的方式避一时之暑:“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辛弃疾更是对于避暑方式做出全面概括:“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记得曾经很火的电视剧,好像是《延禧攻略》,就有描写当然皇家的避暑,可以选择冰。

小暑时节似乎是各种烹饪方式的集成。天气变化,就是由“烤”到“蒸”的转变。


虽然“烤”和“蒸”这两种炎热都很难受,但“烤”完全是靠烈日的暴晒,还可以在空间上躲一躲,在树荫下,在房间里,躲避烈日;也可以在时间上躲一躲,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至少还有些许的凉爽。

但“蒸”就完全不同,它是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加持。如果说温度是“主犯”,那么湿度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无数个“从犯”,成为高温天气的“帮凶”。即使真实温度未必有多高,但人们的体感温度却已是无法承受之高。


宋代戴复古《大热》有云: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天气太热了,万物仿佛正在被烧制的陶具,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大窑炉,太阳像炭火一般,盛夏(农历)六月尽情燃烧。农夫在田里耕耘,田里的水像是煮沸的,背上的汗像是盆泼。但人却没有理由抱怨,秋天的硕果,就是因为炎热而结实。

【宜赏味】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宜醉景】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宜拥夜】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宜打趣】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宜修心】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92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X1) 夕雨 屣履行莎径,移床卧草亭。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 奕奕空中电,昏昏云罅星。徂年又如许,吾鬓...
    汉唐雄风阅读 8,276评论 0 6
  • 陆游诗集(T1) 塔子矶 塔子矶前艇子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
    汉唐雄风阅读 4,403评论 0 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34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44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