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直是国人的人生大事,有的人关心房子是为了生存,也有的人关心房子是出于贪心。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关于宅基地的管理条例,许多原籍在乡村的城里人蠢蠢欲动,不择手段想要先侵占土地。
这不,前两日我便亲身经历一场关于宅基地的闹剧。
1.人员:
(1)当事人A
我年迈多病的双亲,已建房屋多年,因从对面村组交换田地过来修建的宅基地,多年以来常因一些小事被此地村组的左右邻舍借机吵架不休。
(2)当事人B
员此地村组人员,后接替父亲工人岗位迁出户口,现欲拓宽他原始的宅基地(已挖出后方的山,填埋前方的沟渠,并占用当事人A的侧面过道与化粪池,并毁坏种植的山茶树),他且明说,他只是把宅基地先占了,5年后再看情况建房,要求我们不能从侧面通过,且从他后续修好的门前道路通行。
2.矛盾点:
(1)当事人B侵占通行道路,影响当事人A的出行生活,但B不愿意退让道路,声称这地是他本组的,A无权使用3.5m宽的道路(之前的通行道路至少有8m),而且具体尺寸B要求等其丈量房屋后才能得出最终留给A的宽度。
(2)当事人B已用挖机将现有的泥巴倒入当事人A的侧面的化粪池及菜地里,遇到雨水季节就会冲刷入A的庭院内,B也没有明确什么时候将泥巴清走。
(3)当事人B曾经许诺将给A从其门前通行用以交换曾经毁坏的山茶树,板栗树等植被,但A不能再从侧面修建道路,这种私自占用公共道路的且不允许他人修建道路的做法已经是霸凌行为。
虽然从法律上当事人B户口没在村里无权在村里建房屋,道义上当事人B也处处欺负并存在占用当事人A的已使用土地及果树情况。但因村委不得力,仅说双方要自行协调,不要争吵等息事宁人的态度,目前事件仍然是胶着状态。
3.两个关键点:
(1)户口没有在村里,是否通过拿到村民签字同意其建房的协议就可以建房?
(2)在沟通上,像这种自私霸凌他人的人员,究竟怎样沟通才能达成一致并签好协议?
4.自己的思考:
上了谈判战场,才会发现自己谈判能力很弱,特别是在农村历来以人多势众来霸凌他人的做法中,我单枪赴会难免落了下风,以后就只跟当事人沟通,其余人等应该摒退。
跟这种锱铢必较的人沟通,更不能大方退让,否则对方更会得寸进尺,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父母年迈,再多的问题皆可包容。
以上为真实案例亦困扰我日久,欢迎看到此文的战友也多多给些建议,指点迷津,先行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