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作画 勾勒乡村振兴一号“画卷”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包括了粮食生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域经济、乡村建设等重要内容。各地要既着眼当前,部署抓好“三农”工作一些要事实事;也放眼长远,着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用“科技创新”研墨,绘就“上天揽月,奋楫未来”的壮丽“画卷”。乡村振兴,科技先行。科技创新可以持续地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组织模式、新业态以及新市场,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加速乡村振兴,是符合现实、发展和理论逻辑的重大选择。因此,各地一方面,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多方面并举,以增强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为主导,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形成尊重科学、鼓励创新、开放合作、敢于试错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将具有先进技术理念、市场意识强、市场经验丰富的农业人才、企业家等引入到乡村振兴中,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型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用“制度创新”铺纸,擘画“驱动发展,赋能增质”的锦绣“画卷”。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制度及组织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是新时代的产物,而制度维度上的创新是其重要保证,因此,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打好制度“组合拳”。首先,各地要完善党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坚持和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其次,要完善和巩固农村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政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富村、富集体和富农民的目标;另外,要注重完善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的现代产业,通过事业留人,从制度上鼓励农村基层干部扎根农村、有志的青壮年留在农村、有企业家精神的城乡居民发展在农村。

       用“产业创新”运笔,勾勒“绿色发展,诗和远方”的斑斓“画卷”。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以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各地上下齐心协力,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要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做精做优做强乡土特色产业,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同时,要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促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围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依靠技术突破,破解瓶颈制约,利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管志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