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后浪》
5月3日晚,B站推出了视频《后浪》,由国家一级演员何冰演讲,以上一代的口吻鼓励年轻一代,演讲视频与B站UP主们的视频素材混剪。
这是一个慷慨讲的演讲,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也非常期待和激动,但后来发现这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有些自卑,毕竟我只是这个社会中最最普通的普通人。
而《后浪》过多的讲述了那些条件好和出身好的年轻人。我们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和人脉。却忽视了那些出身不好,条件艰难的年轻人,社会上大多数都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后浪》是讲给那些有才华的人!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享受,我活着是为了谋生。
总有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探险,去姿意舞蹈,他们也怀揣梦想,但无法实现,只能按照最稳妥,最小心翼翼的方式前行。生活不会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因为一旦失去就无法重来。
《后浪》中描述的年轻人都是如此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而事实上,本届的“后浪”并不特别,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作为普通人,80后的一代,错过了福利分房和包分配,90则需要面对遥不可及的高房价,千禧年之后的一代,虽然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但多数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网络,就像当年的《盗梦空间》一样。
但也会有人在必然或偶然的机遇下实现跃升,这样的人只是幸运的少数。更多的人注定要在工厂流水线上度过一生,在网约车上来回奔波,在送外卖的风雨飘摇中消耗着青春。
《后浪》乍一看,是很提气,很舒服,很爽,而年轻人的“三重门”,70后们走过,80后们也走过,新的“后浪”们,大部分人难以避免这样的宿命,在这个过程的消磨中,当年的意气风发,又能够剩下多少?
现实永远比憧憬更残酷,今年,在疫情之下,目前真正就业,草签合同的毕业生有多少呢?有数据现实,目前大概有一半应届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当年的天之骄子,如今也早已没人提及。
从20年前的千禧年至今,每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匹配则没有相应跟上,社会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年轻人。这就是现实,当象牙塔中的“后浪”们,还扭扭捏捏、风花雪月的时候,现实就已经狠狠地抽了一个耳光,然后在懵懂之后,面对社会大潮。
何冰可以饱含深情的羡慕《后浪》中的年轻人,然而房价却可以压垮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脊梁,负重前行才是常态,作为普通人,你有得选择吗?
“后浪”们,只配996!
今年正好是一个整数年,疫情造成的各种“停摆”,让人们忽视了这个年份的代际意义:80年出生的人,已经到了40岁的“不惑”之年,作为新势力的90后,最大的已经“而立”,即便是00后,也到了20岁这个公认的“成年”阶段了。
视频中的《后浪》,其实根本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年轻人。小资情怀只属于少数人,更多的“后浪”,只能在现实中负重前行。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后浪前浪,有的只是一群群为了生活而打拼,被历史洪流裹挟向前的年轻人们。
我们无力奔涌,只能使劲浑身解数向前,连滚带爬。所以,与其说《后浪》是在致敬真正追求独立自由、保持个性并面向社会的青年,不如说是向消费与享乐的一小部分“后浪”们的谄媚。
面对疫情的坚持,面对困境的坚守,面对难题的奋斗,这就是中国“后浪”的样子。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依稀中看见希望,现实中永不言败,才能跌跌撞撞向前。
因为,“后浪”们,没有退路!
人生不易事十有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如果你坚持不下去了,记得还有我
公众号:踩了奶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