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谋面的抵达——另一种看见
一
“采访是一场抵达。”是柴静的一种理解。虽然这句话在当下,备受争议。但是如果人与人之间能真诚抵达彼此,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长期关注柴静的节目,是从《看见》栏目开始的。
“为一个清晰的世界努力”是一句口号,一个梦想,一种态度。
为了一个清晰的世界,我开始了记录。
二
在咖啡厅门外,站着这样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他一手提着两袋栗子,一手提着一大袋水果。老人身后三轮车上码着的报纸、杂志和空瓶子,说明这个老人是一位拾荒者。老人是来送礼的,可店里的店员此时都不知道这位老人到底贵姓。
三
第一次听说这位拾荒的老人是2012年的夏天。说起这位老人的,是在咖啡厅打工时培训过我的师傅。
师傅某日清理杂志,分类出过期杂志和广告推销页,搬到店外时遇到了这位老人。老人问师傅能不能拿走这些杂志,她爽快答应。看老人不容易,她随即从店内给老人用外带的杯子递了一杯水,并告诉老人每个月都很多杂志要清理,而且有时隔三差五地也会有些房产推销的册子。
这一切都不过是个顺水人情,自然平常。但是不平常的是这位老人几个小时后,又回来了。老人回来时站在店门外,拎着两个西瓜。师傅万分推脱,也未能谢绝这位固执老人的好意。按当时的市场价来说,这两个西瓜的市价肯定是超出了那些废品。当天,几个店员曾试图在咖啡厅附近寻找这个老人,还他这份厚礼,结果是这两个西瓜沙瓤,很甜。
第二次听说这位老人是从我的女朋友口中。她后来一段时间在那家咖啡厅兼职,打发时间。她说老人其实总是出现在这个商圈,一般傍晚时分会路过咖啡厅。往往每到这个时候,店员都不忘那两个西瓜的交情,递上一杯水。后来老板知道了这个事儿,更是慷慨,嘱咐店员天气凉了,应该递一杯热奶或者热茶。与此同时老人也总给这些小朋友们带些水果零食。
但是这事儿也慢慢成了店员和老板的烦恼。同情心被老人加倍的礼尚往来挡在内心的窄门之外,这滋味可想而知,挺憋屈。
四
后来,老板和老人沟通了几次,总算谢绝了这位固执的老人的礼尚往来。日子就这么渐渐入冬了。店里的一个小店员一冲动,送给老人一条亲手织的围巾。因为这条围巾,老人背弃了和老板的约定。转天一早,他提着两袋热腾腾的栗子和一袋水果出现在了店门外。那个送围巾的小店员看见门外的老人,瞬间落泪。
五
这本是生活里让人会心的一件小事儿,却让作为听众的我不得不多想。多想之一就是老人的身世。
这个故事里无名无姓的老人如若真是个以此为生的拾荒者,那他这种固执的回报多少是那么的让人心酸。哪怕你对他给予的只是一点点的尊重和关怀,但他却要用持之以恒的付出来回报这样的恩情。
当然,老人可能并不以此为生,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善事,就像多年前天津的另一位老人白芳礼,用一辆三轮车承载了很多贫困学生的学业,一直默默地为这个社会送出那种无私的关怀。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他是一位孤寡的老人。在这个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聚焦。这种孤独也许我们这些小朋友无法体会,但是他们的行为却让我们的心情起伏。我的亲戚里,就有这么一位。几年前,他还和老伴生活得丰富多彩,住在高档的复式洋房,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家里还有条小狗陪伴二老。但是几年后老伴走了,儿子又常年忙于事业。老人家里冷清了,院子也枯萎了。一个原来精神矍铄的老人终日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骑着一辆三轮车在高档的小区里回收空瓶子和易拉罐,而这些回收品成了这个院子里唯一的硕果。
六
我跟女友说了我的多想。她答应我,下次遇到老人,递上一杯热茶的时候,问问老人的身世。
女友后来告诉我,老人姓刘,今年已经74岁了。老人其实并不以此营生,他原是水利局里坐办公室的一名职员,家中两个女儿也有自己幸福的家庭。问起老人为何拾荒,老人则说,“就是觉得退休以后不能闲在家里,闲的久了,身子就垮了。”
女友本想留老人在店里久坐,但老人却说,“我知道(我这身穿着在这个店里),这样对你们不好。”
七
记录这个故事,本来是为了劝说那个小店员不要自责于自己的善意而惹下的“麻烦”,下一刻,更不要忍住自己的善意。
记录这个故事,也更是想要去用“看见”的态度去付出行为。
柴静说,“去看见,而不是视而不见”。
因为这一刻,我所视而不见的你,也是下一刻,被视而不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