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段文

《左传》隐公六年。

这一年世界太平,发生的事情多属鸡零狗碎,记载语焉不详。唯有一段文,读来荡气回肠,录之如下: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善不可不取,恶不可纵容。一味的放纵恶,很快就会殃及自己。到时候再想除恶,又怎么能做得到呢?现在想来,诸葛亮颇有影响的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恐怕就来源此吧。

“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恶的蔓延迅速而猛烈,如烈火烧过原野,烟重火旺不可直面,怎么还有可能扑灭?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根本,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所以,治理国家的君王,一旦见到恶,就要像农夫看见田里的杂草一样,毫不犹豫的割掉铲除,堆积起来沤成农家肥(好比树成反面典型,以儆效尤),同时,务必斩草除根,决不能令其春风吹又生。这样,善才有可能被弘扬广大。

《左传》隐公十一年。

国际社会弱肉强食,为名为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一年,鲁国纠集齐国、郑国,为天下主持正义,一举拿下不听话的许国。事虽多且大,但因其以众欺寡,以强压弱,无任何悬念,读来让人厌倦。唯有一个人,给人印象深刻。

此人名叫羽父,生辰不详,鲁国公子哥,地位显赫。但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当上鲁国的宰相。一天晚上,估计是陪君主喝酒喝到头大,豪气冲天,说出了长久埋在心底的话。他附耳对隐公说:“请杀了等待上位的桓公,公世世代代称君为王,臣肝脑涂地,永远追随,岂不快哉!”

隐公听后,哈哈大笑,对羽父直言:“实话告诉你吧,我早就不想干这个君主了。操心受累不说,看个捕鱼比赛还有人百般阻挠。要不是桓公年少,我早把位置传给他了。前几天,我已经派人在菟裘修建住处,准备过几天就退职休养,到那里去享天伦之乐。”

羽父一听,感觉事不可能成,于是由胆大迅速转化为很是胆怯。恼羞成怒之下,铤而走险,拼死一搏。他随即跑到桓公家里,说有要事报告,敷衍了一段隐公不堪回首的过往。

隐公还是太子时,一次带兵与郑国作战,不幸战败被俘。囚禁在一户姓尹的人家,隐公机灵过人,通过贿赂赢得同情,并在尹氏供奉的神灵钟巫前为其祈福。尹氏感其诚,带其回国。

隐公当上一国君主后,仍不忘旧恩情,就在鲁国为钟巫设立神位,定期参拜。这件陈年旧事,因涉及君主的伤疤,国人讳莫如深,很少有人提及。

羽父最后得出结论,隐公不想传位给你。桓公听守,沉默不语,不置可否。羽父一看有戏,就自行制定了行动计划。当年十一月,趁着隐公又去祭祀钟巫,进行斋戒。羽父就派出杀手,刺杀了隐公。立桓公为鲁国君主。

羽父有没有实现梦想,当上鲁国的宰相,却没有一字记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隐公之死 鲁隐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存在,即便是在春秋历史上,其地位也不见得有多重要,但是就是这么一...
    逸川阅读 5,278评论 6 19
  • 前段时间《我的前半生》大火。我开始注意这部小说顺势知道了小说作者——亦舒。 然后在网上找到了所有亦舒的作品,首先选...
    z的小世界阅读 4,889评论 0 0
  • 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就有老师对我父母说:“放心吧,这地方什么都没有,她只有静心学习。”于是父母就稍微安心的走了。好...
    于是lin阅读 1,456评论 0 0
  • 01 “我可能要离婚了。” 当我听到我姐对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有些事情或许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在想,...
    陈禄阅读 10,689评论 57 100
  • 以下是我7.11-7.20写的十篇文章 1.7.11两件小事 2.价值判断 3.论持久战 4.时间啊时间你慢些走 ...
    大同姐阅读 2,144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