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辞有“互文”,现在我们说的口语中依然有互文。

互文,分有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在我的心目中,互文是古代最美的修辞,就如男生女相,女生男相。人本是人,哪分什么男女!


单句互文单举一例:岸芷汀兰。按字面意思是岸上长有香草,小洲上长有兰花。但这样翻译太片面了,应该是岸上小洲上都长有兰花和香草。

其它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秦时明月汉时关、追亡逐北......

对句互文单举一例: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事与义都出于沉思和文采,并不单单特指每一项对列。

其它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授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隔句互文单举一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隧道之中和之外,都是其乐融融。

而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有互文的。

单句互文有:

披星戴月,风里来雨里去,天寒地冻,心惊肉跳,破铜烂铁,出生入死,劳神费力,山清水秀,奇形怪状,风餐露宿,吃糠咽菜......

只是披着星星,戴着月亮么?不是!

只是从风里来,再走进雨里么?显然不是!

只是天气寒冷,土地冰冻么?当然不是!

只是心里受惊,肌肉跳动么?确实不是!

只是铜破了,铁烂了么?压根不是!

.....

出入生死之间,劳费精神体力!

山水清秀悦目,怪石形状奇特!

漂泊在外喝风饮露,条件艰苦逮啥吃啥!

对句互文有:

爹不疼,娘不爱。爹和娘都不疼爱啊!

茶不思,饭不想。茶不想喝,饭不想吃?总结来说,就是茶、饭都不想,进食都不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

例外:敲锣打鼓,鞍前马后,酒足饭饱......

意思不能互换,一换了就会犯常识性错误,不能说是敲鼓打锣、鞍后马前、饭足酒饱.....

鼓是用来打的,锣只能用敲的。

古人一般马脖子那里有一个牵马的,离马后一段距离跟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随时等待侍候的。

酒喝足,饭吃饱,但不能说是酒喝饱了,饭吃足了,膈应!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暂时先想到这些,后期想起来,再继续补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