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真实案例。嘉庆某年湖南某州牧押运一批银饷到省城长沙,抵达省府后,拆开所有包裹的硝皮袋子兑验,有一个硝皮袋子里装的居然全是石头,数百里银子竟然不翼而飞。
州牧大骇,拘拿搬运银饷的夫役审讯而无一人承认盗取。搜査之下,只在一个夫役的里衣中搜得银子十余两;该夫役供系亲戚托购物件的。州牧不信,属当地县令将那夫役囚系狱中,每隔一天就提出来拷问一次。
夫役经不起几次拷问,就含泪承认是他盗取的。不久,那受刑的役夫病死狱中;家属听到噩耗,悲愤之下赴省上控。
湖南省巡抚接到案情后,将此案交给了长沙知府沈廷瑛来审理,他向来以精干著称。沈廷瑛仔细阅过案卷,思索良久,乃取随案卷送到的硝皮中的石块一再检视,并传集搬运硝皮袋的夫役问道:“从某州到省会若干路程?”夫役曰若干程。
沈廷瑛再问所经旅店若干所,对曰若干所。沈廷瑛又问:“这些旅店的地点都记得吗?”夫役们说都记得。沈廷瑛顿时欣喜道:“你们都记得,此案可以平反了。”遂向巡抚衙署请准数日假,第二天车载硝皮袋中的石块,命夫役带路,沿某州原路进发。
湖南地多山石,沈廷瑛出了城门,就徒步行走。路途中,沈廷瑛见到与硝皮袋中有些相类之石总是捡起来加以比较并放进车中;凡是遇到旅店,在其店里店外的地上尤为注意。
沈廷瑛的这一行动不免引起夫役们的私议,但也莫喻其意。一天,投宿一处旅店,行装既卸,夫役们都安歇了,沈廷瑛则出步户外。
沈廷瑛俯察周围地上,在旅店屋后瞧见一石,审视再三,当即藏进了袖子里。第二天早晨,沈廷瑛命人传唤店主来见他,笑着对夫役们说:“你们今天看我审石。”店中的旅客听说审石,颇为诧异,都来观看。
这时,沈廷瑛即唤夫役将沿途所拾之石与硝皮袋中之石陈列桌上,逐一比较而问众人道:“一样吗?”有的说有点相类,有的说不相类。沈廷瑛徐徐从袖中取出一石,放到桌上,再问众人是否一样,众人一瞧,都说一样。
沈廷瑛又问店主是否一样,店主也说相类。沈廷瑛微微一笑,问店主道:“那么,这块与硝皮袋中相类之石何以出在你家屋后?店主色变,无以为答。
沈廷瑛忽地怒眉斥道:“你竟用你屋后之石掉换了银饷!”店主一阵哆嗦,俯首认罪。原来,店主是在州牧解饷投宿其店时,半夜乘人不备,下手盗出的。
事后,有人问及沈廷瑛何以知道硝皮袋中之石为旅店屋后之物,沈廷瑛说:“大凡路中之石光滑者多。我见硝皮袋中之石有虫窝,这就绝非路途上所能有的。
再说当日解饷所能驻足的惟有旅店,所以,我把硝皮袋中的石头与那旅店屋后之石比较,果然跟先前推测的一样,那店主是以石易银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