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清新铁崖体 矫杰横发廉夫书 ——读杨维桢的《行书诗·元夕与妇饮》

通俗清新铁崖体 矫杰横发廉夫书

——读杨维桢的《行书诗·元夕与妇饮》

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 马晋甫


款识:老铁桢再拜。 钤印:廉夫(白文)、铁笛道人(朱文)、东维子(朱文)、清白世家(朱文) 收藏印:明存真赏(白文)、 王季迁氏审定真迹(朱文)、湘云秘玩(朱文)、定甫审定(朱文)、明存阁珍藏书画(朱文)、邵璔真鉴(朱文)、思学斋鉴藏印(朱文)

      杨维桢生于元成宗贞元二年(公元1296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享年七十五岁。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今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字廉夫,因其父于全堂之铁崖山筑楼藏书,并令其与从兄杨维翰专心攻读五年, 时人称其为“杨铁崖”,因擅吹铁笛,故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进士。历天台县尹、杭州四务提举、建德路总管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其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著作有《东维子文集》、《春秋合题著说》、《史义拾遗》、《铁崖先生古乐府》、《复古诗集》等。

杨维桢自幼聪明颖悟,能“日记文章千言”,三十二岁中进士。他为人正直耿介,在任天台县尹时,因依法惩治作恶县吏,遭到报复被罢黜。后继任盐场司令,又因请求减轻盐税不允,决意投印去官,以忤上故,竟十年不获升迁。曾为辽、金、宋三史作“正统辩”千言,甚受总纂官欧阳玄(字符功)所激赏,被认为是百年公论不移的史笔之作。后升任江西儒学提举,因交通受阻,罢去。值兵乱,浪迹富春一带。张士诚据浙西,屡召不赴,戏答:“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后张士诚令其弟张士德上门求教,杨维桢站在元朝政府的立场,修了一封书信,臧否他的为人与行事。

杨维桢平生气度高旷,周游山水间常以声乐自随,后徙居松江(今属上海市),筑园圃蓬台。门上写着榜文:“客至不下楼,恕老懒;见客不答礼,恕老病;客问事不对,恕老默;发言无所避,恕老迂;饮酒不辍车,恕老狂。”在松江时与杨谦、陆居仁、吕佐良等交往甚深,吟咏唱和,诗赋相乐。吕良佐倡设诗文会,他为主评,与天下文人墨客切磋诗文,一时天下学士慕名前来赴会者,不可胜计。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派翰林詹同奉印登门召其纂修礼、乐书,他婉辞不去,答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以明不仕两朝之意。洪武三年,再被有司敦促,无奈赴京,赋《老客妇谣》一首再次表明不复出仕的决心。抵达南京,见到朱元璋,即奏称:“陛下竭吾所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于是,留京百有一十日,俟所修书叙例略定,即乞归家。朱元璋碍其名望之大,不好过于勉强,行前宋濂赠诗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历来评价很高。为文清秀隽逸,别具一格,多以史事与神话为题材,诡异谲怪,曾被人讥为“文妖”。诗歌尤其长于乐府,比兴迭出,奇想联翩,所作《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人们还把他享誉最高的乐府诗,称为“铁崖乐府”。《明史》评他的诗说:“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 一时从者如流,被推为元代诗坛领袖,独领风骚40余年。他个性倔强,不逐时流,“史传”说他曾经戴华阳巾,披鹤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叫侍儿歌唱,自倚凤琶和之,宾客也随着翩跹起舞,人们都以为是“神仙中人”,其风流洒脱如此。

《元夕与妇饮》这是一首乐府诗,收录在《杨铁崖先生古乐府集》中,清人顾嗣立在《元诗选》中也曾辑录。诗中主要是描写他在元宵节的夜晚与夫人一起饮酒时的快乐心情。其诗曰:

问夜夜何其,睠兹灯火夕。

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

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

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

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

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

(诗后附注)老妇曰:人言天孙思妃,不如月娥守孤。不知羿妇相弃以犇,曷若织女相望以久之也。

此诗大意是:

元宵节的夜晚,灯火灿烂,使人流连!皎洁的明月出东山,银光洒满庭院,透过窗帘,照到书幌,映出琴弦。妻子也高兴以为纪念,特地安排了一个小小的酒宴,一边唱着《昔昔盐》,一边舞起《菩萨蛮》。高举玉盏,衷心祝愿:祝君千百寿无边!

此时,抬头见,天上月魂与我之酒魄,同饮同欢,同游同玩。都来吧,让我们共同与酒为友,与月为伴,妳说的好,大家一齐干!

诗后那段文字,是记录他夫人的话:“人们常说,天上的织女日夜盼望相会,不如月宫里的嫦娥,年年在那里孤守的好。可是却不知,那嫦娥为了自己的享乐,抛弃了丈夫后羿,独自奔到广寒宫里去了,是自寻苦寂,怎么能比得上织女长久相望,终有一会的快乐呢!”

读完此诗,我们不难体会到,杨维桢在仕途上几经挫折之后,深感“回天无力”,不得不以优游来打发光景,在江山风月中消磨岁月的况味了。比如他曾在《漫成五首》的诗里说:

“四十已过五十来,白日一半夜相催。劝君秉烛须秉烛,七十光阴能几回?”“铁笛道人已倦游,暮年懒上玉墀头。只欲浮家苕云上,小娃子夜唱湖州。”

尽管如此,但他那忧国忧民的心,依然未能泯灭,依然幻想着会有一天他还要以“神羊之毫,制作董狐之笔”,继续写他的“三史纲辩”。因此,在这首《元夕与妇饮》诗的后面,借夫人的话写出了“孤守曷若相望”的慨叹。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写的很好,古人说:这种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 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并能表现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它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活泼,句式以五言为主,如歌如诉,道出时代人们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元夕与妇饮》就是运用了汉乐府这种民歌形式和朴素、自然、口语化的语言,生动而饱含激情的写出了诗人在元宵佳节,与妻子共饮的欢乐情景,并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着力刻画他仰唾天上之“蜍”,誓作酒中之“魄”,而且像李白“邀月对饮”一样,亦欲把明月当做自己的“酒客”,来招待一番!

杨维桢的书法也和他的诗一样,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形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 不过这仅仅是整个元代书法中,极其个别的一个“特例”。

我们知道,公元一二七九年蒙古人灭掉南宋,统一全国,建立了大元王朝。元世祖忽必烈虽然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一样,主张以武功治理天下。但是,自他入主中原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个多民族的国家。于是,学习汉族文化、笼络文人、士夫,以逐渐走向“文治”的道路。这到了仁宗、英宗时代,表现的非常强烈,特别是文宗,他十分喜爱书画,其兴趣之浓可与昔年之唐太宗相比。

纵观元代书法,概括的来说是“初则宗唐,后则宗晋”的风格,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当是享有盛誉的一代宗师赵孟頫。元史称他“籀、篆、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近人马宗霍也说:“元之有赵吴兴(孟頫),亦犹晋之右军(羲之),唐之鲁公(颜真卿),皆所谓主坛坫者。”仁宗皇帝尝取其与夫人管道升、儿子赵雍的书法合装成册,让秘书监收藏起来,说要使后世知道“我朝一家父子、夫妇皆善书者”,可见“赵字”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思想影响下,继承传统是这个时期的主流,同时的著名书家像鲜于枢、康里巙巙、耶律楚材、邓文原、虞集、揭徯斯、柯九思、吴炳、张雨等等,无不以“留心古迹”、“恪守古法”为准则,形成了圆润、飘逸、遒媚的唯美书风。而唯一敢于大胆创新、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就是杨维桢,他用篆、隶笔法,参以汉、魏古风,特别是行草书的点画、顿挫,间用侧锋方笔尤得章草法度,圆时以见柔美灵动之姿;方中而显刚劲峭拔之势。结字险绝、奇怪迭出,真是“胸中具磅礴之气,腕间担真实之力”表现“一种在狂惑中追求旷逸自适的心境”。明代书家李东阳在他的《怀麓堂集》中说:“铁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其为人。”徐有贞认为:“铁崖狂怪不经,而步履自高。”他们都说的非常中肯。我们今天研究杨维桢书法,其意义就在乎他敢于打碎历来以“二王”书风为唯一审美标准的桎梏,大大拓宽和丰富了文人书法的表现能力。他以古为新、独创独行,不失法度而又令人耳目一新,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对现代书法的极大影响,可以说是起了先驱示范的作用,这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其传世作品有《张氏通波阡表》、《鬻字窝铭》、《城南唱和诗卷》、《梦游海棠城诗卷》、《竹西草堂记卷》、《壶月轩记》等。其馀墨迹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跋中。

《行书诗·元夕与妇饮》是杨维桢写给子刚和宗唐两位地方官员(可能是主管军政、司法方面的)的诗柬一类的信札,他把《元夕与妇饮》这首诗抄给他们,以表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喜悦和乐观,同时,也透露了他不甘寂寞的心情。此札还嘱咐竹林先生再誊录一份送给刑部衙门,请教一下名叫光和的人,虽属谦词,但为一石二鸟。全篇正文12行,依次轻松舒缓的书写,边忆边述,活灵活现。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非常认真,一字不苟,这里我们不仅从每个字的点划看出,还从许多的篆隶书法与碑帖异体中得到答案(如夜、眷、册、奔、魄等字),这些字,有的生僻、有的变异,恣肆古奥,狂放雄强,显示出奇诡的想象力和磅礴的气概。因而,我们也从中了解了他古怪、倔强的性格——即使一封普通信札也不草率从事——这还与他深厚的学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并非常人所能企及。

当然,也不是全篇文字都是如此。记录夫人的议论,写的就比较自然流畅,并且用较小的字,写在了诗的最后一行的下部,似乎是一个“小注”,这样,不但不被忽略,反而会更能引起读者注目。左边上款字体略大,写的更加随心所欲、挥洒自如,也没有刻意去书写特殊的异体字,一方面是有别于正文,同时也表示对收件人的尊重。所以我们说,这通诗札,它既有精心创作的庄重美,又有随意书写的自然美,集古朴典雅于一帧,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诗书皆臻完美的作品。

《行书诗·元夕与妇饮》,纸本,墨迹。纵29公分,横57公分。经著名书画收藏家王季迁先生鉴定为真迹,并经多家藏主宝存,后由浙江出版社等出版发行,也算是杨维桢现存书法作品中的一件“名品”了。

杨维桢《元夕与妇饮》墨迹及其流传

中国书协鉴定委员会秘书长 张铁英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浙江诸暨人。泰定四年进士,官至江西等地儒学提举。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集》、《西湖竹枝词》等存世。

杨维桢在诗歌和书法上,无论对当时还是后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中国书法史都有重要地位的显赫人物。

在诗歌方面,他是元末诗坛的领袖人物,他的诗号称“铁崖体”。他的乐府诗有很多咏史、拟古之作。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他的五、七言绝句则学习南朝乐府和刘禹锡竹枝词,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很有民歌味道。他的诗中有不少反映客观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在书法方面,他是脱尽红尘的高僧大德,他是超凡拔俗的山林隐逸。元代书法,初则宗唐,后则宗晋,其发展趋势是沿着继承传统的路数缓慢发展。元代书坛的代表人物是才气横溢的赵孟頫。元代书家,几乎都在赵孟頫的笔墨中讨生活,鲜有自辟蹊径者。杨维桢在诗文方面,被明人称为“文妖”,在书法上也以“狂怪”著称,无论创作思想还是创作手法与诗文一样,充满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那么,我们怎样客观公允地看待杨维桢的书风呢?

其实杨维桢的书法并非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而是汲古师前,自有根基的。中国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理论家钟明善教授明确指出:“杨维桢把汉晋人有隶笔的章草笔法自然地融化到行草书中,形成了不同时俗的书法风格。应该说他是超越唐人,直追汉晋书法传统的继承者,更可以说,他是法古求新的书法革新者。刘璋称‘廉夫行草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这里说他的书法‘未合格’,显然是指元人所推崇的唐人、晋人的‘格’。即赵孟頫、鲜于枢一路。并不是晋代书法的全部。说杨的书法‘清劲可喜’,则很中肯”。钟明善先生对杨维桢书法的评价是极为深刻极为专业极为公允的。(见钟明善《中国书法史》,河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

杨维桢倔强刚直、放浪形骸的个性,在行草书中找到最好的表现机会。尤其晚年的行草书,奇崛纵逸,古奥雄强,显示出瑰丽的想象与磅礴的气势。

《元夕与妇饮》是杨维桢传世代表作品之一,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点划入古出新,劲健刚狠;结字不主故常,直抒心臆。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美国普林思顿大学研究员的傅申博士,专门对这件作品作过研究。他说:这件墨迹包含了杨维桢一切突出的特点,其中的字向下伸展,向侧部倾压,看起来似乎堆积在一起,没有通常明晰的纵行之间的空白。角和直线占主要地位,浓重的墨色和蛛网般的撇捺及游丝形成对照。运笔的节奏快速果断,笔划的起笔劲健利落,形成三角形的‘头’,接着以直捷的行笔,常用扁平的笔‘腹’写出宽阔的横和竖。字的布局与一般不同,在紧密的分布中表现出强烈的空间感。笔划的局部,钩和撇捺,常常偏离规范--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杨维桢所表现的艺术个性。与康里子山圆润轻盈、几乎一致的笔法相比,杨维桢的自我意识更强,更为怪僻多变,这些特点和他的文学作品是一致的。(见傅申《海外书迹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

傅申博士的眼光是相当准确独到的。“书如其人”,杨维桢的书法、诗文是他人格特点的生动体现,他特立独行的风骨及诗文书法艺术将永垂史册。

《元夕与妇饮》墨迹右下钤: 明存阁珍藏书画、邵璔真鉴;左下钤:明存真赏、湘云秘玩、思学斋鉴藏印、王季迁氏审定真迹印,余者漫涣不辨。据此可推断,本帖曾经邵璔、周湘云、吴普心和近代大收藏家王季迁等多人递藏。邵璔,清同治间金山(上海)人,收藏家。周湘云在古董界鼎鼎大名,碑帖收藏最负盛名的是唐·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唐·怀素的《苦笋帖》、宋·米芾的《向太后挽词》、元·赵孟頫手卷、明·董其昌《临淳化阁帖十卷》等。画则有元·黄公望的《富春大岭》残卷、元·王蒙《春山读书图》等,至于四王吴恽之外,石涛、冬心、新罗之作,更是难以枚计。其碑帖收藏,几乎全是端方的旧藏。上海解放时徐森玉从周家为上海文管会购进怀素的《苦笋帖》和米友仁的《潇湘图》,两件共计价人民币(旧币)两亿元。吴普心(1897-1987),号庭香,南通人。银行家,好古玩字画,收藏品散逸后,大多归入各大博物馆珍藏。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所藏米芾《简帖》、《岁丰帖》、《逃暑帖》,上海博物馆斥鉅资购安思远的宋拓《淳化阁帖》,均为吴氏珍藏,所藏多钤“思学斋”朱文印。王季迁(1906-2002),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己千,苏州人,师顾西津、吴湖帆,善书画。鉴定之精,收藏之富,久负盛名。王季迁先生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堪称海外第一,他的藏品一向受到业内的极大重视。

杨维桢《元夕与妇饮》一诗,最早见于明代《赵氏铁网珊瑚》卷七,见四库全书本。目前已查到此诗著录15种。

杨维桢书法至今已传世无多。朱家溍先生所著《历代著录法书目》一书,录杨维桢书作计41件。历经水厄兵燹,沧海桑田,如今尚存的杨维桢书法之作,仅仅半数而已。此中,除少量为美国、日本等公私藏家所藏外,其馀大多数为大陆各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以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三大博物馆为主。

宋元剧迹,向被中外博物馆及收藏家视为重器,从来紧抓不放。《元夕与妇饮》精彩绝伦,古香焕彩,古韵传神。如一缕清泉,传承有绪,来路清晰。可谓一颗可遇不可求,百年难及一见的耀眼的沧海遗珠。它在拍卖市场的偶然出现,彰显了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强盛繁荣;它的偶然出现,为当下中国财力雄厚的收藏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收藏机遇;让我们预祝这件元代的书法剧迹,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体现出它独具的魅力与价值;并且能够有一个温馨的归宿。

附杨维桢作品欣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释文:自兵火后,故人都如隔世。别来契阔,邈不相闻。乙巳到莒城,迤逦到太湖盛宅,满拟过南浔诸使门,吊烈问小,两到盛港,而风辄引之退也。迨今怅然,徐总驰书来,甚慰耿耿怀,兼有土物之惠,珍重眷眷,予恩意无以为喻。松月记久已脱稿,必欲老夫亲笔登謄。白日平旦,肺气不壅,眼亦不花。女郎洗砚劝书,急展缥卷。客来皆称,老铁秋来得意之帖。先府君墓文,则付之小儿,副墨录去。中秋前后,想松月清凉界中,不妨补亲堇也。立秋三日抱遗老人杨桢顿首。

松月轩主者。丁赵两生,无一字附。使伻来,为余诘其故。揭别驾、曾二尹侍次幸道谢。

备注:曾经文徵明、黄琳藏。黄琳:字美之,一字休伯,弘治间官锦衣卫指挥。与吴伟过从甚密,所收古玩字画在当时有“冠于东南”之称。

为书之道,步武前人不难,但开创自家面目则难,而创立独特高雅的面目则更难。宋代大书家米芾论书谓“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道出了突破前人樊篱与自创新格的艰难。元代是赵孟俯书风云遮雾障的时代,仿佛孙行者难脱如来佛手掌一样,生当其时却如鲜于枢、康里子山、张雨、虞集等著名书家,都不免被赵书笼罩而难以另辟新径。

杨维桢,元代著名学者,饱学之士,著名隐逸和杰出书法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具有开创的意义,为时人与后世所赞叹。

生活于赵书风靡的特殊的年代,杨维桢能打破“结字因时相传”和“用笔千古不易”(赵孟俯论书名言)两大桎梏,他的结字超越往代,融会章草而变革其工稳,取法钟王而舍弃其圆通,奇崛而不怪异,流畅而不浮华。他取法“千古不易”的中锋笔法之原理与原则,正用、侧用甚至刮笔而出,犹如飞车走壁,摆脱地心吸引力,如履平地般地飞驰在离心力与向心力平衡的轨道上,使他的书法在名家名帖百花纷呈的千百年书法史上脱颖而出,让人一望可识,望而称奇,确是难能可贵。

杨维桢传世书法甚多,其中著名墨迹有《真镜庵募缘疏》(附图1)、《张氏通波阡表》(附图2)、《城南唱和诗》等,但字体一般都较大,而像此幅小字书札则为笔者所仅见。苏轼论书谓“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又谓“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苏轼《论书》),细观此幅,除最后数行因信札行文的要求稍有空间错落之外、密集的小字几乎占满了整纸篇幅,但确是字字宽绰有余、谨严厚重。不仅如此,通篇汪洋恣肆,字字骨力雄健,结体奇诡多变,行气雄伟连贯,章法波澜壮阔,若以清、奇、古、怪四字喻之差可允当。(沈培方)(原载于《宋元明清法帖墨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越书写,越自由,当我们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就写,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我不知道如何...
    孙苹阅读 327评论 2 4
  • 最近好像全国各地都在下雨,因为春天可能也要来了。于是很多人都待在家,问起“为什么不去拍照片”时,大多数回答都是“下...
    大喵小鑫阅读 786评论 2 8
  • 晚上在马甸桥附近的孔府酒店与友饮酒,临走时看到墙上一幅字。甚是喜欢其中的某些字,字里行间也看着舒坦。回家路上欣赏这...
    中岿阅读 6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