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6日注册简书至今,一个半月的时间,写了20294个字,除了几篇纯粹为了“日更”硬挤出来的文字,几篇绞尽脑汁写出来的“生活中的心理学”主题类文章,自己并不满意。自我感觉写得既不够专业,也不够通俗,可读性比较差。
虽然可以用“非专业”“写着玩”这样的借口继续开心地“写着玩”,但是,既然花时间在文字上,自然希望能写的好一点,至少让自己满意吧。所以有必要驻足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喜欢却不专业,自顾自的表达,文章缺乏可读性。
我想我全部的写作功底都来自学生时代的语文课,除了用来应试的议论文,极少正儿八经地写点什么。曾经一次作文课,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了一句评语: “驾驭语言能力较强”, 现在想来,或许她给每个同学写了这样一句鼓励的话呢?当时的我着实开心了一番,小时候得到的表扬太少了。或许正是这句评语,让我在毕业这么多年之后,在全职工作兼带娃的情况下,仍然愿意挤出时间写点什么。虽然写出来的东西基本可以让别人“看懂”,但是距离 “谋篇布局“ “表达技巧”的境界实在太远了。阿Q点说,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像写文字和读文字的人面对面聊天,比较“原生态”,“接地气”。但毕竟“写”和“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网络上的文章那么多,没有出彩的地方,谁愿意花时间读呢?
不够自信,不敢痛快地表达自己。
别人文章里慷慨激昂的表达,痛快淋漓的批判,看着特别痛快。到自己写的时候,怕自己不够专业,写出外行的观点被人笑话;怕自己见识太浅,眼光狭隘,一个否定词否定了一大片;怕自己想法幼稚,被读者拍砖,总之是各种顾虑。评论和定性的句子前面,通常会加上“大概”、“可能”、“或许”、“常常”这些词语,一看就是底气不足。那些10万+的文章,要么有独特的视角,要么有淋漓尽致的表达,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说出别人想说却不知如何表达的观点。像我这样缩手缩脚的作者,恐怕只能写点无关痛痒的小文。
肚里“货”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觉得这个恐怕是最最根本的原因。写纯抒情,纯叙事,或者特别生活化的文章还好,写到涉及专业知识的文章时,“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就特别强烈了。尤其是写与心理学有关的文章,唯恐表达不够严谨会误导读者。当需要表达一个观点,或者引用一个实验结果时,常常只是记得在某本书上看过,却不记得是哪本,有时候想起来是哪本,又不确定具体是在哪一章节哪一段落,所以写一篇文章要把一摞书摆在旁边,翻书的时间比写作本身花的时间还要长。真佩服那些“下笔如有神”的作者们,脑袋里有用不完的素材,甚至连数字都能信手拈来。想必他们的脑袋里着文山书海般的素材吧。
心浮气躁,不肯花时间打磨。
老一辈的写作大师们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常要几易其稿,我这样的菜鸟级作者,却不认真琢磨反复修改,写完了就马上发出来,文章“水”也就不奇怪了。大概这也是如今“拼热点”,“拼流量”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线上作者的通病,一些知名公众号的刊载的文章,也赫然地夹着错别字。好几次在回看自己在简书平台发出来的小文里发现了错别字甚至病句,发现问题的当下,最想干的事是给自己脑门上盖一个章---“心浮气躁,特此鉴定”。
自我剖析完毕,居然有种轻松的感觉。
最后还是习惯性地阿Q 一番:
写作跟打牌、追剧、逛街、烘焙这些爱好并没有本质区别,既然喜欢,写作过程中宁静喜悦的心情,手机“叮咚”一声提示有来自简书的“喜欢”所带来的惊喜,都是莫大的收获。
写自己的文字,开心就好。优劣褒贬,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