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毁灭的本能

弗洛伊德 大神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

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

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生命渴望从有机物的状态回到无机物的状态。

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而它冲动的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

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

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过,是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已。

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自杀)以图自我毁灭,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和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明莹整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与精神分析 四川大学哲学系 霍大同 第一讲 1999年3月1日 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题目,我准备讲的课的题目是“...
    团的花园阅读 10,849评论 0 19
  • 全书企图阐释快乐原则与普遍的不快乐之间的矛盾的原因。既然我们默认快乐原则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但若果真如此,遵...
    暖阳_1332阅读 13,074评论 0 14
  • 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
    暖阳_1332阅读 4,834评论 0 1
  • 正确写法应该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生平 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
    昭的私房家伙阅读 3,541评论 0 0
  •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对人类来说似乎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如果以宇宙的尺...
    公子睿阅读 2,0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