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第5章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第6章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以:
我自己接触非暴力沟通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提高跟孩子斗智斗勇的水平,恰恰与非暴力沟通所强调的目的背道而驰,更接近于希望命令被顺利执行而不是平等的尊重孩子需求基础上提出请求。
另外,在生活中我算是人缘比较好的,身边同事和亲友的关系处的都不错,但是对照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自己很多时候是处于成长的第一阶段,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他人来换取的认可,而不是基于对自身需求尊重的基础上。偶尔还会跳跃到第二阶段,但是过后自己就会后悔,感觉亏欠。
致:
在跟孩子的互动交流中,放弃自己是家长是权威的想法,蹲下来跟孩子平视,提出请求之后,像对朋友一样倾听她的想法和需求,真正从实际出发去考虑可行性,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方便就急于否定她的想法。
在跟领导、同事或者朋友相处时,如果觉察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自己确实在意时,把感受和需求表达出来,而不是自己消化,否定自己或者暗地里抱怨。
用:
皮冻特别喜欢看电视,商量好了一天看20分钟,结束后孩子经常耍赖,心情好的时候我可能会慢慢跟她说,手头有事或者着急的事情就会强硬关电视,然后训斥她不听话,说话不算话之类的,也常常因此引发更大的情绪反应,然后我不得不放下手中工作再去解决她的问题。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换个表达:皮冻,妈妈把电视关掉了你是不是不开心?妈妈想让你开开心心,不过看的太久对眼睛不好,妈妈认为视力很重要,所以我们明天接着看好吗?......要不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者咱们一起玩个钓鱼游戏?
2018,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