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言的装潢|说反复
读者朋友们:
你们好!
反复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那什么是反复呢?
反复,即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甚至是段落,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反复。运用反复修辞手法能够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加强节奏感。
反复的两种主要形式:一是连续反复,二是间隔反复。
先来看“连续反复”的例子。
例如: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里面就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通过运用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热切想见到春天的感情。
为什么要用反复,如果作者内心没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是不会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
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魏巍先生写过一篇《再见了,亲人》,在结尾的时候,作者是这样结尾的: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篇文章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回忆了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无私援助、亲人般的关怀和难分难舍的深情,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在告别的那一刻,他们依依不舍,因此在文章结尾,反复出现“再见了”,反复出现“再见了,亲人”。这样更能表达出中心思想。因此,运用这种反复的修辞方法,再恰当不过。
何其芳先生曾经目睹过新中国第一届总理——周总理的一夜的工作的情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夜的工作》的文章。文中写他在工作结束以后回来的路上,感慨万千,他是这样写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天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作者亲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感郁积心中,只有用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才能表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由于作者的这次经历,亲眼看到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是那么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所以,他不断地对自己说,也想对别人说。表达他内心中的那份激动、自豪的心情。
以上,这些反复,都是某些词语或句子的反复出现。不过,这些都是在散文中出现的语句。其实,在诗歌当中,我们也经常见到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例子。请看: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作者/刘倩倩
1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留下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2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3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4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看,上面是《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首小诗的节选。前面四个小节,格式相近,反复出现,在结尾都出现了一个句子“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里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设置了一个悬念。这应该是作者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后,有感而发,写的一首诗歌,她要表达的是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关爱之情。这样的反复,更加表达了作者的爱心。
当然,在一些歌词当中,也经常出现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看: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以上的例子都是“连续反复的例子”。再来看看间隔反复的例子:
作家许申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饿坏了那匹马》,其中反复提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很有意思。
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绐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
这一次是残疾青年对“我”说的,他好像是关心自家的那匹马,不让它饿着,实际上是为了免去“我”卖马草的辛苦,可以让“我”安心看书;
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这一次,是残疾青年对碧云说的,这是他希望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
“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这一次,是“我”对残疾青年说的,表明了“我”对残疾青年的关心和感激。
这三次都出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但是不是连在一起说的,而是分散在各段之中。因此便是“间隔反复”了。这样既使得文章结构严密、紧凑,又使得文意隽永含蓄。
还有,在一些歌词当中除了出现连续反复的例子,也还常见间隔反复的例子:歌词常常分为第一段,第二段,或者更多段。后面的“段”中,常常会出现前“段”中的有些语句。这也是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
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