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最好的开始方法【周未荐书】

意义重大

如果你觉得某件事对自己没有意义, 不会坚持太久,有句话说: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就如思维导图,很多不去用,认为只是在涂涂画画,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做个笔记来得记忆深刻。事实并非如此,说这些话的人,并不明白思维导图对于学习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作者:矢岛美由希。重新定义了思维导图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工具,在整理信息和发散思维方面作用很大。

思维导图,是一种把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将我们的思考过程原原本本地想起来,画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忆、沟通和学习。

思维导图比列清单的优势是便于补充。其次,“延伸分支”的动作会让人下意识地思考“下面会出现什么”,有助于想起遗忘的事项或想出新点子。

生活就是这样,有些意义如果你不去实践,很难体会其中的蕴含的深意。听说过思维导图的人很多,但真正将思维导图应用的却很少。本质上看,就是没有意识到思维导图的意义,因此,从未做过思维导图。从未做过的人,断定思维导图没有作用,显然这种论调就不应该听。最起码做过一阵子才有发言权吧!

思维导图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慢思考。

有时候,我们阅读记不住的原因——阅读太快。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你阅读过程的体验做一次输出,表面上看是花了一些时间,实质上是给自己一些思考机会,这样做可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这才是思维导图真正的意义。

关于思维导图,书中详细介绍,对于生活、工作、应急、学习对我们的帮助。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应用起来方法也不难。

从中心图像向四周伸出的弯弯曲曲的线条就是“分支”,它用来分解主题,引导思维。

直接与中心图像相连的粗线条名为“主支”,是对主题的第一次分解。

从主支联想到的事项就作为主支下的分支不断分解下去。此外,在每条分支上用“词语”写下该分支的内容,并且确保每条分支上只有一个词语。

中心图像——不好看没有关系,大小约一拳即可。

颜色——五颜六色。

分支的长度尽量与文字长度相一致。1分支1词语。即一条分支对应一个词。

以上是我对思维导图的用法的简要介绍。这样介绍的好处是消除开始起步的难度。因为有些致用类书籍,介绍的方法非常全面细致,这给初学者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或恐惧——太过复杂,启动成本太高,使得很多人不敢去做。

其实,学习任何一项技能,从作者角度必然要详细再详细说明,如何做,怎么做更有效。从读者的角度看,希望方法越简单、越有效才好。那么无论从那个角度,最终目标还是将书中的知识用起来,因此,我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最主要的是避免大而全的想法,耐心的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才能达到作者提出的水平。

希望对我有帮助的这本书,我能帮助到你。


我是张伟,正在构建一个复利知识库。

每个知识卡片都是一个乐高积木,积累1000天,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宏伟城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