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刻已经夜深人静,然而我内心的激动与澎湃却未觉消散:上午半天参观北京市回民学校的活动与下午北师大心理学部周新林教授“脑科学新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学生智力开发)的讲座都令我不仅收获与感悟,更是激发了与此相关的许多思考,不得不将其及时整理与记录——何其珍贵的资料与有效教育实施的理论依据啊!
作为同样也执教于一所回民学校的教师来说,我今日的参观学习颇具引领与指导意义:值得学习与借鉴、值得对比与思考、更值得慢慢揣摩与分享,进而更新与融通!
一进校园便被它所吸引——《融·和》景观:展示了这所北京回民学校以“融·和”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办学理念,彰显着学校在多元的民族文化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背景下尊重多元、兼容并蓄,传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并以“共存、共赢、共发展”来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的教育之路。再往里走数步,便能一眼看到左侧几乎整面墙壁的一组浮雕:以“和”为主线,既展现“闻融儒雅、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又凝聚了“多元聚融、和谐共赢”的办学愿景。在它的下方有一尊小型艺术品:以一大一小水滴左右倚靠一起,组成了形式独特的景观,其寓意:“水滴融入大海”,形象而又深入的解读了“融·和”文化的内涵:兼容并蓄、和悦入心,同时也象征着民族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力!
不失风度的接待老师热情而彬彬有礼的接待我们兰州一行人分别来到了行政楼,通过校长助理展示PPT与“校史”刊物,并对学校的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接下来在他的引导与悉心讲解下又参观了“校史馆与传习馆”,其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则是“校史馆”。其中的校训:立德笃学 健康和谐及办学愿景:多元聚融,和谐共赢引发了我对于自己所在“金回小”——兰州市城关区一所极其普通回民小学校训的回顾与思考,“求真崇智 博学笃行”是我校的校训,竟然与贵校的校训如此契合出乎我的意料,不禁暗自揣摩异同点并进一步思考着贵校的学校精神:闻融儒雅、和衷共济,这是否值得我校及来参观的每一位教师都去深思其透过字面意思所传达的精神实质,究竟有何深远的意义……
当看到校刊中教师之《回眸》与学生之《回声》时,不禁要赞叹用心的老师们用一篇篇回过头来,凝眸思量课堂上留下的精彩瞬间、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探索教育教学新思维的过程记录;从容地走进课改并把对教育的挚爱和热忱如何融入到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之中;又将工作转化为事业,进而转化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且在生命的每一天都体味着幸福并前进着——反思与记录的精神令人感动与佩服,那不就是无功利的教育情怀吗?我校的校刊《新月语丝》也同样将老师们的点滴教育故事与感悟汇聚成册,缓缓激发并促进着教师的思考与成长。由此,便想到了引领我们一路向前、敬业与有为的颜鲁红校长,在此向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感谢……
下午的学习中,相信每一位学员都满载而归:在周教授耐心的讲解、直观的教学图像与科学的实验结论支撑下让我们明了了七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分散记忆、样例学习和问题解决、图表和语言描述相结合、抽象和具体相结合、利用测验、合理分配时间、自我解释(多提深层次问题),并知晓了如何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由此可见,有效的学习与训练方式可以提高人的智商,而且在学习中言语能力最为重要,会带动其他所有的不同学科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庆幸收获满满的同时更深刻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是啊,没有压力何来动力,况且方法已了然于胸呢!而且身教又重于言传,何不以此为契机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呢!
我相信具有学习力并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教师将会为自己与孩子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