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假象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 · 卡尼曼,曾用四十年时间推翻了"人的决策过程是理性的"这一假设,并指出,人是最容易被直觉与社会共识所引导的,而只要不断重复,人们就会相信某种概念,因为人们会混淆熟悉感与真相。

长久以来,这成了品牌广告的理论支撑:为了获得认可,品牌商用不断重复的广告,制造出这种熟悉。

明白这点,也许能帮助我们检视自身的消费行为。

事实上,与其说广告的本质是重复,不如归纳为,一切宣传的本质都是重复。

所有我们习以为常不加检视的“常识”,都可能是无数次重复的产物。

比如,女孩子应该喜欢粉色,男生应该喜欢蓝色、黑色。

比如,女孩子更感性,适合文学,男生更理性,适合学理科、工科。

比如,富人更奢侈,穷人更节俭,是消费习惯构建了我们各自的阶层。

但忘掉常识的外壳,抛掉陈年的成见,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就是真相嘛?

这些性别偏见,阶层构建,是不是其实只是宣传的产物呢?

尝试检视脑中的观念,像杀毒软件一样做个自我检查,也许这会带你走进,你从未涉足的疆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