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直试图在无序中建立一套规律的作息习惯。去年坚持的做了一些事情,我一直归功于规律的作息习惯。比如说:上班时只要进了地铁,就条件反射的要掏出书来看;下班后回到家,就习惯的换上运动服去跑步,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能,良好的习惯就这么养成并坚持下来了。
今年的作息似乎一直规律不起来了。先是工作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出差增多,搬家,工作时间住进了公司的宿舍。一时间阅读、跑步都开始变得不规律了。阅读倒还好,因为群里面每周有共读、自己也买了很多书放在宿舍,虽然作息甚不规律,但想得到的时候就会摸出书来看,一直也没有放下。但是跑步,一时因为疲惫不愿意持续,一时因为环境不那么安全,一时又想要把时间安排给其他,居然就这么三犹豫四拖延的,一日比一日懒散了下来。
跑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运动之后,人的精力会比平时旺盛,长期运动坚持下来,身体会更健康,精神会更好,做起事情来也更加投入。我自己也很喜欢跑步,但是今年在跑步上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能坚持又是为什么呢?
按照《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所说,人的习惯回路是这样的: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跑步这个习惯对我来说,奖励不用说了,一旦跑起来都不会后悔,出汗、精神和健康都是对我的奖励。惯常行为就是跑。所以,我的问题出在暗示上面。
暗示是引发习惯的条件,比如时间、地点、情绪等等。正是因为暗示的不规律,导致了跑步这个习惯的不能持续。
比如说跑步时间,我经常纠结是晨跑还是夜跑。晨跑需要早起,跑完还要回来洗澡、洗衣服、吃早饭,而且夏天的早上太阳很是毒辣,在上班时间恒定的状态下,想要晨跑,六点起床都已经稍显有些迟了。这样一看夜跑的好处好像很多,时间充裕、没有太阳,但是夜跑一来受晚饭时间影响,二来公司所处的工业区稍显偏僻,一个女生夜跑安全系数太低。夜跑的如果早了,晚饭尚未消化,容易腹痛岔气;夜跑的迟了,又影响了睡眠。当选择多了开始纠结的时候,拖延症自然发作以致不了了之。
再说情绪,今年工作任务很重,学习安排也不轻,两厢压力之下,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个时候还惦记着要去跑步,心里更加焦躁。几次下来,当跑步和焦虑联系到一起之后,自然不愿意再想起跑步来了。
如果我想要把跑步这件事重新纳入到我的作息里面,就要把它重新变成我的习惯,甚至是核心习惯,以此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那么,我就要多多的改正我的暗示:
比如说:早上起来之后我总是会打开手机听英语的学习课程,而我在跑步的时候也一定会带着耳机的。这样把英语学习和跑步联系到一起,只要想到要学习英语,就会想到跑步。
另外,去年之所以能够形成跑步的习惯,也是因为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换运动服,穿上了运动服,就觉得一定要运动一下才对,这也是一个很明确的暗示。我现在可以把运动服提前放在枕边,每天早上起床换衣服的时候,先穿上运动服,自然知道要出去先运动一下了。
至于时间:其实只要再早起个15分钟,跑步、洗澡、洗衣服等等就不存在时间不充足的问题。昨天早上六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出门跑了半个小时,出了很多汗,衣服也是下班后才洗的。但是心里却感觉很自在,生活的作息习惯一旦规律了,自己也觉得各种合适。与此同时,早起倒逼早睡,这样也可以让自己晚上尽早的睡觉,不至于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拖延着不上床。夜跑虽然也不错,但是一来打断了晚上大段的时间安排,二来考虑到安全因素、以及晚上难免又要开会什么的,现阶段还是觉得晨跑更合适些。
找到了建立自己习惯的暗示:早上起床就换运动服,戴上耳机就穿运动鞋。进行惯常行动: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的持续运动;获得奖励:出汗,运动的快感,充沛的精力,健康!跑步这个美好的习惯,就这么重新拾起并一直坚持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