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的最新散文集《月童度河》,在看到预告时,我是很想买的。但等到正式开售之后,我在书店只翻阅了几页,便决定放弃。
要知道,我可是她的忠实粉丝,从散文集《素年锦时》结缘,便喜欢的无可救药。之后出的几本散文集都是买回来一读再读,只是这一次我果断放弃了。
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没那么喜欢了。从前,她叫安妮宝贝。现在,她叫庆山。新书里充斥着很浓的禅意,我觉得冷,有距离感,找不到将它带回去的理由。由此看来,所谓的忠诚其实是不值一提的。
忠诚一定是建立在满足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了满足,便无法做到忠诚。
前段时间,在网上淘了两本旧书。乔叶的《天使路过》与邓康延的《常常感动》,都是很珍贵的散文集,市面上几乎绝版了。旧的物件,总是沾染着几缕往事的尘烟。
打开《常常感动》的扉页,很惊讶的看到这样一段赠言:
愿靳毅:
在《常常感动》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真知,永为智者。
友:庄文娟
1997年3月
原来是一位女孩送给一个男孩的礼物,我猜那时的两人一定互有好感,也许后来做了恋人,但最后还是分开了。这本书,也从信物变成了遗物。如今,它漂流到了我身边,由我这个新主人来妥善保管。
将近二十年了,靳毅和庄文娟也已人到中年。不知他们因为什么原因离散,但这本书却是那段感情的见证者。我相信它曾经一定被郑重的爱惜过,但后来却被当做垃圾无情的丢弃,不带一丝留恋。
翻阅书的前半部分,一些优美的句子用铅笔划上了波浪线。后半部分,竟然是崭新的,原来受赠者并没有把它完整的读完,我不禁感到失望。
一个阶段一颗心,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忠诚,不过是基于某种前提之下的自我感动。
没有谁规定一生只能爱一人。一生只爱一人,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它出现在很多歌词里,文学作品中。一直被追逐,一直被讴歌,却鲜少有人质疑它的不合理性。其实,一生只爱一个人是最大的谎言,也是最虚弱的贪念。
我喜欢你,只因那天阳光正好,而你穿了一件我爱的白衬衫。这是年少时的爱恋,单纯青涩。
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你穿越我心灵的旷野,如同阳光穿越水晶般容易。这是成年后的爱恋。
将爱情落实到吃饭、穿衣、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则是平淡的婚姻生活。
木心的《从前慢》一诗,打动了无数人。从前的光阴好美,从前的人们心思更为质朴,从前的爱情好真挚。现代的人好现实好功利,对感情的忠诚度也越来越低。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原配当街打小三的事件不断被爆出。
从前慢,是因为没法快,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其特定历史的局限性。现在快,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离婚率的上升,不该悲观看待。换个角度看待,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对个体的包容度就越高。比如法律对同性恋婚姻的承认等社会现象。
“女人无所谓坚贞,坚贞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这是一句在网络广为流传的经典语录,堪称一语道破天机。
“忘不掉旧爱的原因永远只有两个,一是因为新欢不够好,二是因为时间不够长。”香港著名情感作家张小娴如是说。
对一段逝去的情念念不忘,不是对回忆里的那个人忠诚,本质上是对自己青春年华的怀念。回忆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丑陋。
为什么回忆里的人是不能再见的,因为大家都变了,变了的不止容颜,还有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在一个频道上,是很难产生共鸣的。巨大的落差会生生将回忆摧毁。
至于那些复燃的旧情,重圆的破镜,归根结底,也不是处于对彼此的忠诚,而是由于保持了同步的频率,那份吸引力才得以持续。
爱情脆弱,友情亦是如此。一路走,一路散。不必感慨年少时的友情纯粹纯真,更不必为成年之后很难结交到真心的朋友而感伤。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中觉醒的。纯真是因为那时的我们尚在混沌之中,还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真面目。当一个人觉醒的程度越深,他对人性的洞察就越精准,自然会有意识的避开很多陷阱。
友情,因能够相互贡献价值而延续,这样说似乎很功利很无情,但事实的确如此。古人早就看的透彻,所以造字时,朋友的“朋”字是两个月亮,相互映照却又相互独立。
既然爱情与友情都没有真正的忠诚,那亲情总该有了吧?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血缘将我们聚在一起,爱将我们困在其中。杀父弑兄,反目成仇的例子有很多,道德其实也是爱的一种。只不过亲情里的忠诚,更多的不是物化的东西,而是恩情与道义。
动物有趋光性,人有趋利性。背叛,才是真实的人性。忠诚,往往需要很多铺垫与支撑。将忠诚寄托在外物上,得到的多是背叛。因为,挑战人性注定会失败。
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一定是自我保护的产物。我们真正忠诚的,其实是自己的内心。但心又常常自欺,它实在是太不老实了。所以,终究是没有忠诚这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