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会不一。4周?3个月?还是10000小时?
不是10000小时,因为我们说的是新技能,而不是在某方面成为专家;不是3个月,因为我们说的不是让自己建立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也不是四周。
而是20小时。
今天的主题《20小时学会任何技能》。
说实话,看到书名后,我的抵触情绪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叛逆性格:拒绝讨论这个话题。
20小时,开什么玩笑?不要误导人好不?
但看完本书作者的演讲视频后,小叛逆被安抚了,我决定感悟一下。
自从有了孩子后,作者和妻子的一切都变得混乱无序,时间永远不够用。而他又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总希望学习很多新技能。想到10000小时的概念,他呐喊自己恐怕永远没有时间学新东西了。
但后来,经过实践,他发现要学会新技能,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只需要20小时即可。
怎么做呢?
首先,选择一个最想学的技能,设定一个合理的预期(不能一上来就说想成为什么大师,预期要科学理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好训练工具并搜集好各种信息(如作者在学习尤克里里时,买了三本不同的教材,涵盖指法、弹奏技巧和乐谱教程)。
其次,在训练前,尽可能排除一切会干扰你的事物(如电脑、电视、手机等都关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安静的空间,不会被打断进程),腾出专门的时间来学习(如每天留出60分钟高效时间用于学习新技能,还可以以20分钟为一个时间片段,每天安排几个片段)。
再次,拆解你的目标。把要学习的技能进行步骤分解,如学摄影,可以分为学习构图,练习分辨色彩、利用光线及如何抓拍等。步骤分得越详细,越能找到至关重要的那几步。
之后,在训练过程中要有及时反馈。如练习时自己用手机录像,回看找漏洞;或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教练、达人等。总之不要闷头自己傻做,反馈越及时,进步越快。
最后,还要间隔复习,创建流程。即定期复习。
作者说,在要学习新技能之前,我们都会感觉自己很笨,主要的障碍不是我们的智能,而是情绪。但是,只要花20小时在任何事情上,你都会解决这个问题。
是的,我想到了学习古筝的过程。
刚买回古筝那年,我每天要留出1-2个小时练习,只练习最基本的指法。最初学习时,感觉自己笨得可以。但因为很想弹琴(也是当时内心情绪的一种释放),就坚持了下来。这样半年后,已经可以弹奏简单的曲子了。可惜因为时间问题,我没做好后面的间隔复习。但即便半年不碰琴,基本的指法依然熟练,或许这跟最初的反复练习有关。
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在于尝试与探索。我们应该尝试更多爱好,挑战更多不可能。而不是只把想要学的或喜欢的事情留在头脑中。
像叔叔对我说的一句话“如果不行动,你的梦想,只能是梦。”
你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让你兴奋?出门去学吧。
只需要20小时,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