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相近,性格相合的你和好闺蜜,不由自主的会选择喜欢相同的东西。比如一件小饰品或者一个优异的男朋友。
那么,你会选择放手,祝福他和她,还是为了他跟她争?
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用细腻的画面、插叙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一对好姐妹,从小相识相知,一直到高中开始分歧,一个规规矩矩做“好学生”,读完中学读大学,读完大学找了稳定的银行工作,在小城镇里面安安稳稳过生活;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女孩”读完职业技术学院,开始被迫流浪四方,靠混吃混喝、做底层的服务生、做舞女来养活自己。
分歧就从同时爱上一个男人开始的。“好学生”爱上男主角,而男猪脚却因羡慕“坏女孩”的热辣、果敢喜欢上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坏女孩。
坏女孩在乎与好学生之间的姐妹情,选择背井离乡。那种: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的闺蜜情。一幕虐心好戏开始上演了。
虽然时刻保持联系,但两个闺蜜之间还是隔着很厚的间隙,终于在好女孩想要大学毕业之后稳定下来跟男主结婚的时候,爆发冲突了。男主想要打拼于是来到北京,刚好碰见坏女孩,于是开始了较短一段同居互助的时分。
好女孩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两人爆发争吵之后,好女孩假装没关系,不听解释,表示仍然可以接受这样破碎的爱情。
在即将结婚的时候,发现内心中开始嫌弃那个男主,爱情不能共享,无法忍受这个男的心中还留有另外一个女的。于是让他逃婚,自己名正言顺地从小城镇里出来开始云游四方。过上了坏女孩曾经漂泊的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她被逼背井离乡流浪的苦楚,发现自己怀孕之后去找了已经安定下来的坏女孩。将孩子托付给她。第二天大出血去世了。
感情没有办法共享。这个悲剧的故事告诉我们,彼此争执只会两败俱伤,女性朋友果断地放弃执念,才会从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获得释放。
看完电影中,只有一个想法:世界上的好男儿就剩一个了么?非得这样争抢?在电影探究人性的过程中发现人性中的自私、私图好争的本性暴露无疑。没有真正的爱可以来爱人。
人的局限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