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懂你的人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和苏东坡肯定深有同感。
一位是著名丞相,一位是千古文人。
001
史书上说丞相“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郎才女貌,英雄美人,是千古传颂的婚姻标准,
为什么丞相非要娶阿丑姑娘为妻,而且一生忠贞于她呢?
截图就当作是一个段子吧~
阿丑姑娘究竟有多丑?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描写的,
话说刘备二顾茅庐未果折返之时,
正好碰见阿丑的父亲骑着小毛驴迎面赶来,
结果吓得“玄德滚鞍下马”。
可以想像,能够把“开局只有一卷草席,装备全靠捡”,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皇叔吓成这个样子,也是没谁了。
然而,黄月英(阿丑)是丞相真正难得的知己。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虽说最初是苏东坡用来形容周瑜的。
但丞相的艺术形象才是手持羽扇,头顶纶巾,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机军师。
那么问题来了,
丞相手中这把叱咤风云的羽扇从何而来,就鲜为人知了。
其实阿丑姑娘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但却聪明贤惠,
动手创造能力强,发明过会磨面的木质机器人,
她父亲是河南名士,称得上名门望族,很有才学,
就是那个后来引导陆逊走出八阵图的黄承彦。
丞相得知阿丑姑娘后,毛遂自荐,
主动跟黄承彦说:“我想娶您女儿,我会给她幸福的。”
黄承彦和丞相聊了一会,便让阿丑姑娘送别丞相。
阿丑姑娘掏出一把扇子,送与丞相,
还说:“公子可知我送你这把扇子是何用意?”
丞相想起司马迁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便答:“一分也是爱吧。”
阿丑姑娘急了:“公子你好讨厌噢,只知其一,可知还有其二?”
丞相不解,就说:“说来听听。”
阿丑姑娘便说:“公子刚才跟家父在那里畅谈天下大事,我在旁边不小心看到了呢。
当你说到你的胸怀大志,就器宇轩昂;
当你说到刘备想请你出山,就眉飞色舞;
但是我发现公子每次一提到曹操,则眉头深锁;
一讲到孙权,则忧戚于心。
大丈夫做事情要沉得住气,
我送你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挡脸的。”
阿丑姑娘并不是“我的丞相,我要霸占你的美”,
而是深知,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能被情绪波动,感情用事;
更不能让人家发现,被轻视、被鄙视,而成不了大事。
一下子说到丞相心坎里,“知己如此,再丑我也娶了!”
诸葛亮娶了阿丑后,羽扇从不离手,对她从一而终。
002
大文豪苏轼,不仅在后世有数不清的粉丝,
即便在当时,也有很多仰慕者,
尤其是一些多情女子,爱得死去活来,
“苏苏,要我!”
苏轼本人也是一个多情多义的男子,
但他的的多情是在不同时期一心一意的爱着某一位女子。
苏轼很幸运,他的三任妻子,一个比一个懂他。
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就很懂他。
在他们结婚之前,苏轼就在岳父王方的中岩书院读书。
苏轼聪明好学,老丈人非常喜欢他。
有一次,苏轼发现绿水一泓,平静如半轮明月。
苏轼平时就喜欢游山玩水看风景,不禁叹道:
“这么好的水,怎么能没有鱼?”
于是,拍掌三声,群鱼翩翩游跃,皆若凌空浮翔。
苏轼玩嗨了,便和王老师说:“美景当有美名。”
王方就邀请文人学士赐名,
很多秀才都马上回复“谢邀”、“谢邀”,
但是回答的内容都是俗不可耐,毫无价值,
最后这位话题经验——专业题词作赋20年的苏轼,
默默地回了三个字——唤鱼池,瞬间点赞破W。
这时,王方之女王弗也让丫鬟送来了她的题名,
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
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那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
作为进士之女的她,一开始并没有向苏轼夸耀自己通晓诗书。
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在旁边陪读,终日不去。
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
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
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
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干政的,
女子一干政,就没有好下场。
苏轼是一个很洒脱大方的人,
他相信妻子,希望妻子能够多多提醒他,
于是安置屏风,让王弗静坐后面,听自己与客人的谈话。
每次客人走后,王弗款款而出,轻言细语,
谦卑的告诉苏轼,哪些地方说的很对,哪些地方有些欠妥。
苏轼听了,无不一一点赞。
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苏轼把王闰之当作王弗的替代品。
虽然苏轼对王弗确实情真意切,又从妹妹身上看到姐姐的影子,
这勾起了他对亡妻的无限思念。
但他并没有马上娶王闰之,而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他审视过自己的内心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他们是相爱的,苏轼在王弗死后的十年,为前妻写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悼亡词《江城子》。
王闰之不是不知道,她也看得懂他写的词,
但是她一点不怪他,他写《江城子》的时候,
两人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他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
那年朝云12岁,沦落风尘,卖唱为生。
苏轼携妻子王闰之游西湖,仿佛前世修来的缘,
他听到了朝云美妙的歌声,他毫不掩饰的赞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
懂事的王闰之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暗中把她买下,
遣人送来给苏轼当丫环,苏轼笑纳了。
在苏轼和王闰之共同调教下,
王朝云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出落成人见人爱的“如夫人”。
就是这位如夫人,真正走进了苏轼的生命。
王弗走了,王闰之也走了,苏轼的心也随她们而去。
但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这个王朝云,
让苏轼对爱情的绝望之心再起燃起。
有一天,晚饭过后,
苏轼带着妻妾们在院中散步。
他拍着肚皮,问左右妻妾:
“你们说说看,肚中所装何物?”
一妾说:“满肚子都是墨水。”
苏轼不以为然。
又一妾说:“满肚子都是见识。”
苏轼还是不以为然。
此时,如夫人说了一句:
“满肚子都是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知我者,朝云也。”
后来如夫人病逝,苏轼大哭三日: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003
不仅是丞相与苏轼,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
总是温暖的,幸福的。
17岁的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
详细地回忆了与丈夫赵明诚“读书饮茶”的生活细节:
“每得一本书,我们就一起校勘,题上书名。
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
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
二人以猜中与否来定胜负,然后以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
猜中了的便举杯大笑,常常把茶不小心倒在胸前衣襟上,
反而饮不到一口。真愿意这样过一辈子!”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就是这么简单快活。
钱钟书写《围城》时,
每写几页稿,就会交与杨绛看:
“我笑,她也笑;我大笑,她也大笑。
有时我放下稿子,和她相对大笑,
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
彼此不用说明笑什么,就已万分明了。”
和懂你的人在一起,就是这么心照不宣。
004
不要和不懂你的人在一起,
不懂,是世上最难弥补的距离。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叔父是宰相谢安,
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
自己嫁给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凝之,
婚后生活依然不堪。
王凝之看似王羲之次子,善草书、隶书,
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
却信五斗米道,平时踏星步斗,拜神起乩。
谢道韫又是什么段位的人呢?
话说有一年冬天,漫天大雪
谢安召集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侄子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喻非常精妙,众人连连称赞。
所以她的段位是“咏絮才女”。
婚后不久,谢道韫回到娘家,整天闷闷不乐。
谢安疑问:“王郎又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
谢道韫叹道:“我们谢家个个都很出色,
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
后来发生叛乱,王凝之守备不力,逃亡被杀。
叛首孙恩感其节义,赦免谢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005
杨绛说:“我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
只是想提醒年轻的朋友,
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
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一起成长。”
阿丑姑娘懂丞相的胸怀大志,无论世人称赞或者嘲讽,他都从一而终。
夫人朝云懂苏轼的不合时宜,无论苏轼富贵或者潦倒,她都不离不弃。
懂你的人,无须多言;不懂你的人,身心俱疲。
爱,一定要留给懂你的人。
懂你的人,才是最暖的伴。
谢谢你读到这里
这个七夕,
祝你能和懂你的人愉快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