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感

这篇文章历时三天写完,所以心理状态几经波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迎新工作于10号结束,17级新生从11号开始了他们大学第一课,军训生活,我们也在11号晚上浩浩荡荡一帮人到新生宿舍进行了学生会的招新宣传。

迎新历时两天,运动场上的人来来去去,新生们一个个来报道,又一个个被学长学姐们带着跑这跑那,真好。他们对大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只能跟在学长学姐身后,一步一步探索地图的未知地域。

或说“无知所以无畏”,或说“无知所以敬畏”,面对陌生人的入寝宣传,无外乎就是这两种态度了。他们对于学生会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正因为未知,他们才带着最可爱的求知欲提出一个个自己最关切的问题。或拘谨或积极,都终化为热情。

渴望了解未知事物,是生而为人最大的共通点吧。

从婴儿牙牙学语到青年时期建立群体接触社会,把人的认知领域比作一个圆,圆的面积就是已知的事物,圆的周长就是未知的事物,已知和未知成正比,园的面积越大,周长越大,未知的事物也就越多。

随着自身社会经历不断丰富加深,对未知的世界的探索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

就像初入大学后报名参加一个个组织和社团时填写的报名表,像参加一门新课程的第一节课看到教室的那一瞬间,像遇到一个陌生人说出的第一句话。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填写了院会的报名表,这是我从没接触过的一个领域,完全未知,和室友三五成群参加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次面试,早早以两三个问题结束面试的我看着依旧排着长队的面试场地,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几天后我收到了复试的短信,很惊讶,也很开心,在复试中,我接触到了让我非常服气的学姐,侃侃而谈让我受益匪浅,一年之差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不论是表达能力还是思维深度。

一切都很新鲜,人和事,对学姐我既是羡慕更是佩服。带着这样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我在院会做了一年的干事并在第二年决定接着留下来。

转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我的暑假开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当然出去我的吃饭睡觉,满满的推文制作和暑期作业。在看到一条条作业列出来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退缩的念头。

一方面自己制定的暑假计划一点没有动,一方面每天都要熬夜做所谓领导要求的必须做的推文,这种进退不得的感觉很无助,也很无奈。完全没有新鲜感,不说是三分钟热度,热情也一点点消耗殆尽了。

开学没有给我带来一点缓解,反而使我停更了“三味说”,我忙着迎新,忙着跟进活动,忙着做院会的推文。这个时候退缩的念头更强烈。

据说——人生不会永无止境的下坠,总有一天它会触底反弹。

所以人们总在期待着水逆期过去,期待心情的触底反弹。我的另一个转折点也就在这。

13号因为跟进拍照我去了新生才艺展演节目征集,很奇怪啊,明明我的一晚上就耗在这了,我的心情却出奇的好,这群人有的是一年的熟识老同事,有的在一年学生工作的尾巴刚刚接触。“我也奇怪,为什么仅仅是一段共有的经历,就会对一群人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新鲜感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只要你在这样一个集体。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精致而美丽的胆小鬼。他们精明,在什么事情面前先动算盘再动心。

课堂上不再有小学时一只只举起的手,团体活动不再有站出来主动做 leader 的人。

似乎人们都在奔着利益向前走,做一件事前总要想想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不能吃一点亏。而我们如今接触的大多事,都是看不到最终结果的不是吗。很久之前听到过一个词,“时间格局思维”,说的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区别,有格局,才能收获表面看不到的所在。姿态放低,心态放高的处世态度,说的就是这个吧。

想想我还真是幸运啊,留了下来。不管有过多少次退缩的念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像我这样神经错乱的人。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鲜感是生活的一剂强心针,举凡想破除沉闷的生活状态的人,都会不断引入新鲜事物来激活生活状态。好奇心是新鲜感的前奏。...
    冷眼鲁娜阅读 5,521评论 2 8
  • 个性又前卫的L辞职了,就今天一大早。欧,在橙色高温预警的炎夏,着实又给我浇上了一锅油。他入职还不到半年呢,我那漫长...
    论人事阅读 5,507评论 1 3
  • 我习惯做瑜伽和拖地的时候听音频,有一天从听《行动派》到《人民日报夜读》再到《蒋勋细说红楼梦都》,很巧的是他们那天的...
    柳木雨阅读 5,123评论 2 17
  • 刚毕业时,朋友在外地租房子,因为不会做饭,他吃了整整一个月的方便面。后来每当他去超市购物,路过卖速食方便面那一排货...
    邊思文阅读 4,290评论 0 1
  • 【同读一本书】 2016-04-13-027 《59秒心理学》 正文:根据希尔顿和留波米斯基的观点,这要归因于一种...
    杨健effort阅读 3,5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