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日语」2025.03.13,创业人生

通勤路上,时不时慢下来去观察身边的一些人都在做什么?

周日返程帝都的火车上,看到身边一男孩子刷手机,不停的刷,一个节目大概也就看上2-3分钟,甚或更短的时间,时不时还通过手机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然,具体内容没有去看,也不感兴趣。不知道在此过程中,其到底收获了些什么?凭小猫Z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感觉在1个小时内,刷了至少近百个视频节目,这知识量得多大,才能够接得住这些内容的表象,背后的目的之类。

闲暇时间在读关于创业方面的书籍,突然联想到人生就是一场创业历程。

看到地铁上有两个人,一个人在学习英语方面的知识,一个人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更多的人是在不停的刷手机短视频,还有更甚者放出了声音,其不自知,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会意识到对周围人有什么营养,自顾自的在哪里自嗨,时不时会会心一笑,还会莫名其妙的手机触动屏幕,一分钟之内不知道刷了几个短视频,被投喂了不知道多少大脑食材供其享用。

在2025年的春节时候,帮助身边两个小辈开通了投资账号,并且给了很少量的投资金额,算作压岁钱,钱种子。

在想,估计第一年结果,那就是大概率不会去看自己给的书籍,不会重视财商教育相关内容,也不会把自己零花钱节省下来去做做投资。坊间听到一个调侃,就是跑不赢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高新技术之类的,最起码得跑赢同龄人。

家长的意识非常重要,不要认为自己做不到,孩子就自然而然也不会做到,要知道,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人各方面的能力强很多,前提是后代也在不断的学习成长的前提下。想一想,即便是家长作为未来他们的投资合伙人,给了一定的闲散资金鼓励其做投资,大概率也会因为所谓的自己不懂,不会,暂时因为这样那样的缘由,不去用一定的业余时间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最近在听关于巴菲特方面内容时,提到了一个点,让自己有所触动,就是一个钱,如果投对了方向,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它做错后的机会成本会被放大到不知道多少倍,展示了钱种子通过繁衍后的巨大威力。。

提到了在60年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把100万美元作为股息进行了分红操作,在过后的许多年里,反复提示他自己,一定不要再去做类似的蠢事,犯这样的错误,因此,之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也没有分红,把更多的利润用于投资领域,从而为投资人博取更大的收益。

实际上做个小的算术题,测算一下,想象都有一些些恐怖,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看一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过往几十年的投资业绩,基本上达到了年化复合收益率25%左右,这个数字如果拉长时间尺度进行测算,就会惊到大家,我们不用把时间拉长60年了,先用30年的维度测算一下,就明白为什么巴菲特投资时,反复强调长期,以至于查理芒格曾经有过相似的言论,长期持有,并没有给予长期的具体数值。

如果一个投资标的能够实现年化复合收益率25%左右的的话,那么10年的时间就会实现10倍左右的投资收益,20年的话,不是10倍的2倍,而是10倍的基础上再实现10倍的投资收益率,就是100倍。再增加10年的话,不是在100倍的基础上翻一番,而是在此基础上被放大了10倍,就是30年的话,期初投资1万元钱,可以实现1000倍的回报,1000万,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掉经济束缚,从此会追逐自己的诗和远方。

大道至简,数学知识不仅仅,也不应该是停留在过去学校的课本里,试卷中,更多的应该是学以致用,用到本该属于我们的生活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通过巴菲特起初把利润作为红利分出去,造成了100万美元的机会成本的损失,30年的话,是多少呢?100X1000=10亿,再乘上30年的1000倍,就是天文数字的1万亿美元,相当于2025年美股市场上一个很牛的头部公司的市值。

当然,这里面可能会考虑通货膨胀,纸币的贬值等等很多因素,况且不考虑这些因素,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也是值得深思的。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产资料,谢谢您的时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