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月亮

中秋节的来历,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八月十五仲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仲秋节又称月节,远古时期,白天靠日光,夜晚靠月光,人类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圆,心生敬畏,自然就产生了对月亮的崇拜。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月圆之夜,和家人一起在月下漫步,给孩子们讲一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孩子们闪烁着明亮的眼睛,眼神里充满了向往,每一只灵动的眼睛里都映入了一轮小小的明月,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在成长的岁月里,始终伴随着他们,每到中秋之夜,他们都会思念着那已逝的时光,在桂花的幽香中,感叹时光悠悠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坐对新花忘故我,行看古月照今人。”

每年此时,天上挂着的还是那轮明月,但望月的人却年年不同,不禁让人心生感怀,抬头仰望苍穹,皓月当空,四周寂然,风生袖底,一身轻盈,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里,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众,身着不同朝代的衣服,按照节日的习俗,摆上月饼、茶果,敬祭祖先,在月光下,三三两两,或坐着花船,或骑马、乘骄,寻一僻静处闲坐,听湖边吹笛,望空中明月,笛声悠远,在空气中层层荡开,掠过水面,飘向遥远的天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们与古人在不同的时空里,共赏明月。

中秋的月亮最易惹相思,让身处异乡的旅人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新人,还有熟悉的花草树木、老旧房屋,对故乡的思念在心里缠缠绕绕,无法割舍,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对故乡生出无限的眷恋,但现实却是无奈的,人生没有圆满,留有遗憾的人生才会让人更加懂得珍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你身处何方,无论你漂泊何处,在中秋的夜晚,抬头望月,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它那淡淡的光华会把你的思念捎给故乡的亲人们。

月圆之夜,愿每个人的心里都升起一轮明月,愿每个人的心里都充盈着爱!

兖州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